姚富瑞

姚富瑞,女,汉族,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安市人。2015、201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分别获得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2019年留校任教,现为文艺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在《文艺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烟台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国际人文学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地市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参与省级一流课程项目1项。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侧重后人类文论、媒介物质性、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丝路审美文化研究。
主讲课程:
本科生: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大众文化研究、西方文论与批评、美学专题
研究生:媒介与后人类诗学、跨文化交际
主持和参与项目:
1.202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丝路视觉艺术会通与审美共同体研究”。
2.2022年主持甘肃省教育厅青年博士基金项目“兰州城市文化与审美认同问题研究”。
3.2022年主持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学视域中兰州黄河文化与城市人文精神研究”。
4.2025年主持甘肃省软科学专项一般项目“甘肃丝路文化精神的表达机制与审美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研究”。
5.2023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与美学新问题研究”。
6.2020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兰州城市审美文化研究”。
7.2016年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媒介文化的物质性研究”。
8.2017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其滚动资助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
9.2024年参与国家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丝路活态审美文化会通问题研究”。
10.2022年参与国家科技部“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外国专家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融通问题研究”。
11.2019年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点项目“女性与‘一带一路’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与著作:
1.《感性生成与后人类理论进路中的美学问题》,《文艺争鸣》2021年第8期,1/1。
2.《技术与感知:后人类语境中的美学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年第1期,1/1。
3.《后人文主义身份想象与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1。
4.《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物质媒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第3期,2/2。
5.《新世纪文论范式:从语言媒介到物质性融媒介》,《兰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2/2。
6.《物的伦理性:后人类语境中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动向》,《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2/2。
7.《后人类语境中媒介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烟台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2/2。
8.《论文学艺术与后人类主体的生成》,《甘肃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2/2。
9.《非人类想象:<水形物语>与后人类境况中的“他者”聚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21年第1期,1/1。
10.《后人类语境中媒介调解与审美经验的物质性》,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 2021(7),1/1。
11.The Assemblage of the“Other”in the Posthuman Cond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 2019(3),1/1。
12.《金斯伯格诗歌的工业景观书写及其生态伦理表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Studies, 2024(13),1/2。
13.《技术调解与后疫情时代的审美共同体》,《丝路审美文化研究(第二辑)——“中欧丝路审美文化双边论坛”国际会议论文集》2024年5月。
14.《脑机接口技术与当代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1/1。
15.《趣味与时尚:丝路审美领域和表意性的物质性》,《融通中外的丝路审美文化》2019年7月,1/1。
16.《认同·撕裂·弥合——电影<赛德克·巴莱>中地方性文化的危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1。
17.参编《西方前沿文论阐释与批判》,科学出版社,2023年 6月。
18.参编《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2020-2021)》,华东师范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23年5月。
19.参编《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2022)》,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7月。
20.参编《中国后人类文化发展报告(2023)》,上海三联书店,2025年5月。
21.参编《融通中外的丝路审美文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7月。
邮箱:yaofr@l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