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十四):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热爱与坚持

2021-04-15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  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陶慧敏同学、田娅妮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汉语教师必备的职业三要素

陶慧敏

   在进入大学以前,我从未想过自己将来会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机缘巧合之下,大学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通过四年的学习,我才慢慢了解了这个专业以及国际中文教师这一职业。本以为我能够顺利地进行专业实践并且更加深刻地去了解这个职业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所有的计划都打乱了。因此,抱着提升自己以及了解这个职业的想法,我选择了考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硕士并成功来到了兰大。即使已经有了四年的学习经历,但进入兰大学习的这半年左右,我发现我之前对这个专业以及国际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都太过肤浅。

   国际中文教师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师更加不易。首先,他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不同母语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乃至成人;其次,他们所处的教学环境可能是陌生的异国他乡,这不仅有教学所带来的压力,还有生活及心理方面的压力;最后,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不单单是传授语言及文化方面的知识,更是要通过语言这座桥梁把我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弘扬四海。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具有正确的职业三要素,即: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职业伦理是关于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职业道德主要是对某一职业的从业者个体的特殊要求;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从事这种职业就该具有精神、能力和自觉。因此,我认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所具有的职业伦理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的总体价值要求,包括教育的责任、公正、良心以及荣誉。国际中文教师所具有的职业道德则因为该职业的特殊性具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通过三方面特征所表现出来:普遍性(超过单一国家和民族)、适应性(适应所在国的文化差异和环境)和稳定性(长期自我调节和完善),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对国际汉语教育事业以及学生充满热情;具有开阔的胸襟、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对学生广博的爱;一视同仁、对公正性保持敏感;对学生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对应遵守的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具备和本土教师合作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国际中文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精神则是对这个职业要有高度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富于感情、热情和激情,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

   虽然目前能够出国实习的机会很少,但我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却从未放松,并且具有从事国际汉语教育的职业理想,若将来有机会派出,我一定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职业信誉;不论派去哪个国家,我都会尊重当地汉语学习者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学生为本,平等对待学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我都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尽快适应因环境而带来的不适。总而言之,我时刻准备着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使者。

因为热爱,所以不惧艰险

田娅妮

   国际中文教育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教育,包括教授汉语语言知识、训练言语技能、传播中华文化等,而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由于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虽然教师待遇优厚,但相应的要求也不低,国际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这不仅表现在教师应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与能力,还要具备正确的职业伦理以及可贵的职业精神。

   近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发展迅速,许多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不小的成就,通过出国教学的机会,打破了固有思维,拓宽了视野,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从生活到精神的蜕变。但我们作为这一庞大队伍中的一员,走出国门之前,首先要真正认清该职业的任务,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摆正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立场,不仅要锻炼自己教学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地学习与思考。

   我们是因为热爱才迈出第一步的,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爱一件事情才有可能将它做得尽善尽美。我们热爱我们的文化,热爱我们的国家,所以希望把自己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消除误解、共筑友谊。因为这份热情,我们带着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加深交流,构建不同文化之间的友谊桥梁,具备国际中文教师应具有的光荣感与使命感。

   由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我们会常常身处异国他乡,接触的环境、习俗、人际关系等很可能会与我们昔日的见解与观念相去甚远。这是一次深化自我的过程与考验,我们需要努力克服紧张、焦虑的心情,主动通过各种正确并且安全的渠道排解压力,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不能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要记得我们是为什么而出国的,时刻提醒自己我们不是简单地为了增长见识而出国旅游。我们首先是一名教师,人人身负重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通过积极地实践,认真观察、反思,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教学的过程其实更一种学习的过程,是深化自己的过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懂得要尊重每一种文化,不应该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诞生的客观性与必然性,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应该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每一个个体之所能,呼应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