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校友工作>校友活动

花馨香自远,志笃才始高——记兰大汉硕优秀校友闫娜

2019-07-16  文学院
2019年是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年,也是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10周年。许多兰大毕业生重回母校,从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毕业的闫娜,就是这个夏天“回家看看”的优秀校友之一。
岁月如歌,风华绽放。再叙一次师生情谊,重温一次母校味道,感受一次故园变化,为学弟学妹作一次励志讲演,成为每一个返校兰大人的共同心愿。7月3日,闫娜在兰州大学一分部逸夫文科楼102会议室以 “国际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职业规划”为题,与文学院汉硕中心的师生作了愉快而深入的交流。
闫娜于2011年至2013年就读于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年至2015年于韩国担任汉语教师助教进行汉语教学, 2015年至2017年赴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现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主播菲律宾国家广播电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的汉语教学节目《Hello Mandarin》(你好,普通话)。闫娜曾获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十周年志愿者歌曲比赛优秀奖,原创作词、作曲的《瀚宇之花盛开》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改编后被选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主题曲。并拥有原创歌曲十六首词曲著作权证书,其创作的歌曲《你好,克拉克》(Hello Clark)已被菲律宾克拉克发展公司预订。
第一次见到闫娜的时候,就被她脸上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采访伊始,闫娜分享了她丰富的海外汉语教学经历。六年的海外汉语教学时光,韩国、英国、菲律宾三个国家的教学经历,为她积累了宝贵的海外教学以及生活经验,提升了跨文化交流的技能。谈及自身的变化时,她说到自己以前性格内向不善交流,是海外汉语教师这份工作的特殊性让她逐渐蜕变,时常主动开口跟当地人交流、接触。六年期间,从幼儿园学生到博士生,从英国大学校长到菲律宾政府人员,几乎没有她没教过的教学对象。不同国家的教学对象、文化背景在教学上有着不同的注意点,有时候一天的汉语教学当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短时间内转换不同的教师角色。她曾经在英国工作的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说,世界上没有一份职业能够像对外汉语教师一样短时间内能够接触到这么多的教学对象。
谈及汉语志愿者之歌—《瀚宇之花盛开》的创作,她表示很感谢支持和喜欢这首歌的国家汉办志愿者处的老师们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因为这首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也会一直朝着自己的音乐梦想而努力。回想过去,闫娜说自己本身没有专门学过音乐,高一时因为热爱音乐,买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乐器—贝斯,大学也组过四年的乐队。2014年11月,机缘巧合看到了汉办十周年歌曲征集公告,怀着试一试的心态,闫娜也将自己的作品提交给了汉办。最终汉办征集作品66首,参赛人员除她之外,大部分是音乐专业出身,评委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在这种高水平的竞争中,《瀚宇之花盛开》脱颖而出。汉办志愿者工作处点评到这首歌的歌词称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传唱度很高。其实歌曲创作最难的部分是主旋律部分,因为要达到与听者感同身受才算是一首好歌。闫娜谈到创作这首歌的初衷时说,那时正值自己韩国任期结束回国,将教学中每天工作经历的内容、感受都融入到歌词当中是她最初的想法。朴实、共情也许就是这首歌最终获胜的法宝。为证明自己并不是运气好,她后续通过自学音乐,又申请下了16首歌曲的著作权,实现了她想成为一个词曲作者的人生梦想。闫娜的整个人生经历通过这首歌发生了变化,这些出乎人生意料的收获,让她想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做少想,努力之后,水到自然渠成。
闫娜对于汉语教师志愿精神的理解是:首先应当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份教学工作,珍惜每一个汉语课堂,成为一个汉语教学的问题解决者是她在做汉语教师志愿者时对自己的要求。汉语教学的岗位没有优劣之分,对于世界各个国家需要汉语学习机会的学习者来说,每一位汉语教师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次看到她们渴望学习汉语的眼神,都庆幸自己当初坚定、不忘初心的选择。毕业的6年时间里,每一次做决定的时候都会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因为热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没有任何遗憾,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态非常满意。她表示投身于海外汉语教学不该去考虑教学环境是否优越,功夫到了,在艰苦的地方同样能够绽放美丽的汉语之花。
闫娜说,汉语教师要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汉语教学所具有的特殊性,从而能够更专业地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的教学对象,提供更贴合现实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师志愿者是沟通世界各国的一座桥梁,让世界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公派教师身上肩负着让中国与世界相连通的责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鲜活的名片”让人们透过他们看到、认识到最真实的中国。
花馨香自远,志笃才始高。闫娜是汉语之花的培植者与歌唱者,也是汉语园地里的耕耘者和坚守者。关于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或汉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这个问题,闫娜特别强调需要具备特别扎实的专业知识,学无止境,即使已经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汉语教学知识,也需要在不同的教学岗位上触类旁通、温故知新。在兰大的学习过程中,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老师们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从入校到现在,一直铭记于心。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方法,也是海外汉语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法宝。不同国家的本土教学方法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汉语教师结合当地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地处理教学。常言说“海外交流无小事”,也许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深处国外的汉语教学当中,要时时提醒自己,对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慎之又慎,遵守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不同的文化风俗。
谈及汉语教学节目《Hello Mandarin》的制作经过,她表示这是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针对于菲律宾当地汉语学习者的特殊性而研究探索的一种汉语教学模式,节目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更多的菲律宾大众通过这种最亲民、最便捷的方式学到实用汉语。教学的难度是大部分听众只能靠“听”来学习汉语,这就需要花费大量心思去设计节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节目每周一期,从初级开始,从汉语教学词汇中抽取关键词,如:茶。讲述词汇的同时,让听众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茶文化。十分钟的平台,从第一期教授打招呼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十一期。固定听众已达2000人左右,精心制作的节目吸引了当地驻菲律宾记者以及菲方主持人,纷纷参与到教学团队中。在团队的努力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收听电台广播学到汉语。
比起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工作态度。闫娜目前人在休假期间,但是她说人休假但节目不能停播,工作要的就是这种认真的态度。教学中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简单的。后半年继续赴任期间,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准备将节目升级改版,以官方直播形式展示,这无疑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为了让汉语教学引起更大的反响,《Hello Mandarin》这个节目团队一直在努力前行。
闫娜在六年工作中零差评,其经历平凡又出彩。她有时也有对前路的迷茫,但最终都会积极乐观的面对。闫娜教会了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人,学会调节情绪。生活的轨道源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我们没有必要全程复制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她相信,路是越走越宽的,决定后就不后悔,收拾行囊奔向远方,所有的惊喜都在未来的路上,人的一生不能白白浪费。
闫娜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她总是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毕业六年的她身上还是带着兰大人的情怀,踏实、肯干。再次返回母校,对于学校的新变化很感叹,她也表示回家的感觉真好,是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温情与激扬,练就了每一位汉硕研究生身上踏实、真挚、勇敢、坚毅的品质。无论行多久,都会记得回家的路。
在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年之际,汉硕师生再次相聚,共同见证着兰大汉语国际教育10年砥砺前行的执著。兰大的一楼一馆都镌刻着校友的青春印记,兰州大学的汉硕人将继续书写华彩的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