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举办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会
11月6日,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会在兰大一分部逸夫文科楼10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主持,201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乔雪、2019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唐蜜作了留学经验分享,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乔雪从留学申请流程、学术交流、文化体验、纽约印象、留学日常五个方面为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心得和感悟。首先,在学术交流方面,她向大家分享了哥大上课的两种模式Lecture和Seminar,指出美国课堂上学生活跃的参与意识和问题意识,课前大量的文献阅读是他们上课积极交流的前提。同时,乔雪介绍了哥大东亚系图书馆中有关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馆藏情况,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的相关学术服务,以及赴哈佛大学等学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中的一些收获。其次,乔雪又以美国各大博物馆的艺术馆藏为例,讲述了自己在美国的文化体验,谈到在美国切身感受到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交流与融合,通过一组照片呈现了纽约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在留学的日常生活方面,乔雪指出,在国外会遇到的一些生活问题和应对方法,鼓励大家能跳出舒适圈,勇于突破自己,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留学申请方面,她提醒同学们要提前做好课题研究计划和简历,多和国外导师沟通交流才能获得认可。在互动交流环节,她为同学们解答了哥大学东亚系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总结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研究现状和困境。乔雪认为,国外开放式课堂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观点启发,这些对学生的学术输出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都有所助益,鼓励大家能珍惜学术交流机会,多出去开阔视野,感受不同的文化,提升自己的国际交流水平。
唐蜜的线上分享分为学术思考和出国感受两个方面的分享。在丹麦留学期间, 唐蜜在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和安徒生博物馆收集了大量图片资料,唐蜜对安徒生的研究有了新发现。在学术分享的第一部分,她梳理了安徒生的人生足迹,整理出安徒生除文学家之外的旅行家、剪纸艺术家、拍照爱好者的三重身份,还原出一个丹麦人心目中的安徒生形象。在学术分享的第二部分,唐蜜在国内安徒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百年来的翻译、阐释情况,概括出五个阐释阶段变化的原因、阐释样貌以及影响,并将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关系穿插在不同阐释阶段。此外,她介绍了目前研究安徒生的学术成果。
在出国分享部分,唐蜜结合自己的奖学金申请经历具体地分享了出国途径查找、出国材料准备、录取之后签证办理等,认为出国事宜应当尽早准备。她谈到,国外课堂教学与国内研究生课程有不同的特点,常常采用2小时讲座加1小时讨论再加1小时小组展示的形式,无论课前还是课后都需要同学们进行充分的准备与认真的复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她还分享了在丹麦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解答了大家的问题。
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是文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之一。近年来,文学院借助各类资助项目与资助政策,选派部分博士生、硕士生赴海外开展联合培养,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此次国际交流经验分享会,同学们更具体地了解了国内外的出国留学资助信息、申报流程及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了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申报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