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举行第八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

2022-03-14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22311,文学院举办第八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201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生杨益、2018级中国语言文字学方向博士生王延花作学术汇报,刘思、敏春芳两位教授作点评。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活动由2021级博士生付乔主持。

 

 

   博士生杨益汇报的题目是《会话含意、明意和隐意之辨》。首先,她分享了语用学理论背景,介绍了格莱斯合作原则”和“四准则”,并通过日常会话例证阐释了遵循和违反四准则产生“会话含意”的语用推理过程。然后,她从格莱斯会话含意理论出发,阐释了新(后)格莱斯主义所持的修正和相悖的观点。新格莱斯主义学派发展了格莱斯会话含意理论,二者根本相同点是同意“所说的话”和“所含的意”的划分,认为字面意义的理解不可忽视。不同之处在于,有的学者从四准则入手完善会话含意的推导机制,以霍恩二准则和列文森三原则为主要代表;另有巴赫和哈尼希在“所说的话”和“所含的意”之间,划分出“隐意”这一概念,在“语义不足”和“语义紧缩”的情况下通过“补足”和“扩展”的方式推导而来。后格莱斯主义学派从认知和交际的角度提出“关联理论”推翻了格莱斯会话含意理论,认为语境是决定话语含意的唯一因素;凡是基于话语逻辑形式所明确传达出来的显性假设意义都是“明意”;其他没有明确传达出来的隐性假设意义是含意。杨益指出,格莱斯对“所说的话”和“所含的意”的划分引发了语义—语用界面长期论辩;其中三种认知处理模式值得关注,即语境驱动模式、默认处理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模式。目前,实验语用学前沿多采用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各派理论争端进行实验验证,如行为数据测量、眼动、鼠标跟踪、事件相关电位、核磁脑成像等。

   刘思教授对杨益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她指出汇报人对于语用理论掌握得比较全面,讲述层次分明,能够站在语用学理论最前沿客观地陈述三个语用学理论的争锋。杨益的博士毕业论文是用实验语用学方法研究相关理论,对实验工具和手段掌握较好。刘思教授最后对含意”“隐意明意术语作了解释。含意是格莱斯提出的在合作原则框架内产生的会话含意;隐意是新格莱斯学派对隐含意义的理解;明意是语境中说出来的,是心理语言学出身的后格莱斯学派的理论。

 

 

   博士生王延花分享的题目是《基于语音声学参数库研究的西部裕固语语音研究》。首先,王延花介绍了实验语音学的来源和发展阶段以及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以及选择西部裕固语进行研究的缘起和研究方向。其次,分析了西部裕固语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王延花谈到,学界以往对对西部裕固语的研究以“口耳之学”为主,由于记音和录音方式不同,在研究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在学界对于西部裕固8个基本元音、28个辅音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于带擦元音的数量,学者观点则往往不一。随着普通话的大量普及,西部裕固语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少,已成为濒危语言。为了对西部裕固语进行数字化保护,建立了西部裕固语语音参数库,通过建立语料库,对目标音进行多层标注,进而对提取数据进行比对,以研究西部裕固语语音状况。实验运用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的语音软件作为处理软件,运用现代语音学实验手段,建立西部裕固语语音声学参数库,分析西部裕固语发音特点。在报告中,王延花重点对西部裕固语的短元音时长、音强等作了分析,通过对词首短元音和非词首短元音的声学元音图的对比,获取了西部裕固语的元音声学参数。

   敏春芳教授指出,两位博士生研究的内容都很丰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王延花建立了西部裕固语语音数据库,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对其中元音进行声学分析,得出的结论科学性较强,建议在提取词汇时应辨析借词和固有词,只有分析固有词词频数据才可以得出民族语言自身的语音特色。

 

 

   本次活动作为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第八期,两位报告人认真准备,两位老师深入点评,与会研究生积极参与,营造出良好的研学之风。报告人理论视域的开拓、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创新都给参加活动的同学很大启发。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