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举办第六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读书沙龙
2022年5月29日上午,为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文学院在线举办了第六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读书沙龙,张竹芮、靳珍娣、史雅雯、王萌琪和黄倩5位同学分别作了读书汇报,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部分同学参加活动,活动由谢雨欣主持。
本次活动以教师论为主题,分享了五部国外著名教育学著作,如《10分钟教师培训》(托德·威特克尔、安奈特·布鲁肖)、《合理有据的教师评价》(瑞克·斯蒂金斯)、《13个教学难题解决手册》(拉里·费拉佐)、《如何使教师保持职业激情》(托德·威特克尔、贝丝·威特克尔)、《成为顶尖教师的10项修炼》(罗宾·R·杰克逊)。
本次活动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每场先由发言人作读书汇报,再由对话人讨论并分享心得体会,上下半场之间自由讨论。发言人张竹芮、靳珍娣、史雅雯、王萌琪和黄倩分享了各自的读书心得,对话人雷飞民、李馥辰、许秀娜和李佳欣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感悟。
上半场,张竹芮分享了阅读《10分钟教师培训》(托德·威特克尔、安奈特·布鲁肖)后的感悟,主要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管理技巧、“像演员一样教学”的实践技巧、改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水平和如何成为卓越教师五个版块来阐述,认为热爱教育事业、厚植专业知识、高效组织教学、深入了解学生、良好情绪管理、不断自我学习与提升等是优秀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
靳珍娣分享了瑞克·斯蒂金斯对于教师评价的思考,介绍了《合理有据的教师评价》一书的主要内容,探讨了斯蒂金斯的课堂教学理论、如何评价一名教师及何为有效评价等问题。课堂评估可以促进教师评价,学生的进步就是教师评价的“合理依据”,在教师培养中要提升教师的评估素养,强化评估质量、确定评估类型、选取适合的评估方法、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师评估的积极作用。
上半场,张竹芮分享了阅读《10分钟教师培训》(托德·威特克尔、安奈特·布鲁肖)后的感悟,主要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课堂管理技巧、“像演员一样教学”的实践技巧、改善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水平和如何成为卓越教师五个版块来阐述,认为热爱教育事业、厚植专业知识、高效组织教学、深入了解学生、良好情绪管理、不断自我学习与提升等是优秀教师应当具有的品质。
史雅雯介绍了《13个教学难题解决手册》(拉里·费拉佐)中的“教学难题”,从课堂文化与课堂管理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重点围绕“如何应对课堂上的捣乱行为”“如何有效地使授课成功率最大化”提出了使用反思卡、强调正面信息、“请”字当头、提供选择、创造机会、延长思考时间、借用可视化教具、乐趣融入课堂等教学技巧。每一个小技巧背后都蕴含着大道理,理论联系实际,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雷飞民、李馥辰两位对话人分别对张竹芮、靳珍娣和史雅雯同学的分享和梳理进行评价。雷飞民对《10分钟教师培训》一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表示对于书中提出的“像演员一样教学”的理念颇为认同。李馥辰提出了对于《13个教学难题解决手册》中部分方法的批判性思考,就“反思卡”对于故意捣乱的学生来说是否有用等作了探讨。
下半场,王萌琪分享了她在阅读了《如何使教师保持职业激情》(托德·威特克尔、贝丝·威特克尔)一书后的感悟。她不仅介绍了这本书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具体例子,还对于这些理论观点进行“溯源”,将这些理论回归原著,全方位、立体化地阐述了什么是教师激情以及如何保持教师激情等,详细介绍了表扬策略、愉悦心态、“SPARKLE”教学模式、获得积极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保持教师激情的策略与方法。
黄倩主要从作者、章节内容、精彩回顾及个人感悟几个方面分享了阅读《成为顶尖教师的10项修炼》(罗宾·R·杰克逊)一书的体会。她的汇报细致入微且有条理,客观实在且蕴含思考。她提出了“我该如何成为一名顶尖教师”这一所有国际中文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她认为“独树一帜”“精彩的个人生活”“建立单元教学目标”“与家长沟通”“利用好每个职业发展机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等应该成为卓越教师的职业理想。
许秀娜和李佳欣两位同学进行对话交流,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一些同学将要作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成为顶尖教师,如何保持一名教师的激情,显得愈发重要。
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老师在总结时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加强对国外教育成果的了解,积极借鉴国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培养教学研究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将前沿教学理论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问题相结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文学院第六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读书沙龙聚焦教师论,报告人分别从教师培训、教师评价、教师修养、教师职业激情与教师职业规划等方面作了汇报,并结合国际中文教师实际谈了自己的体会。活动内容充实,环节紧凑,组织有序,让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