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陕西师范大学李震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3年9月22日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震教授应邀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秦岭堂A101教室,为兰州大学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兰州大学文学院张向东教授主持,文学院各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李震教授从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讲起,引出了“新乡村叙事”这一文学创作和评论的前沿问题。李震教授认为,百余年来的乡村叙事,是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学隐喻。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现代化的每一个冲击波都会与乡村所传承的传统文化短兵相接,在冲突、交锋、融合中逐渐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在乡土中国这个文化母体上,每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会给乡村带来剧烈而持久的阵痛。而这种阵痛正是文学叙事发生的重要审美机缘和文化资源。基于此,李震教授从文化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展开了对乡村叙事走向的探讨。李震教授认为,围绕乡村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引发了三次文化裂变,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三种叙事传统。
他认为新乡村叙事的文化逻辑经历了从线性的二元对立到立体的多元共生的发展历程。李震教授指出,新乡村叙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何种程度、何种方式表现新的文化逻辑,呈现乡村振兴过程中丰富立体的多元共生图景,还需作家们深入乡村变革的现场,找到更多既符合现实,又有相当艺术表现力的叙事支点。他认为作家可以聚焦文化乡愁、生态关怀、新乡村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问题,而新乡村叙事的美学形态与叙事范式也应该展现出基于多元冲突,融合、共生的崇高美学,应该呈现作为美学原则的“真”与非虚构策略,应该完成基于叙事主体、叙事视角、叙事对象的叙事范式重构。
现场参与讲座的同学也就“中国文学的走出去与外国文学的引进来”“小说中的方言运用”等问题与李震教授作了交流。李震教授认为,语言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译者的水平影响了文学的国际传播。方言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而语境的规约能力可以解决方言的理解问题。
讲座最后,主持人张向东教授就“史诗式叙事传统”的命名依据与李震教授作了交流和探讨,并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张向东教授指出,李震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乡村叙事”的概念,并就乡村叙事三次文化裂变和文学所需要的新的表现思路进行了深入阐释。其立足于经济基础探讨乡村叙事的演变脉络,以宏阔视野分析20世纪乡村叙事的方法,对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