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学术年会论文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第一期)顺利举行
12月14日晚,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学术年会论文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第一期)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2022级博士生崔涛主持,吴世奇老师参加评议,我院部分博士生、硕士生、推免生、本研贯通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本科生等参加了活动。
学术年会论文工作坊环节,吴世奇对同学们提交的论文进行了整体评议,他认为同学们的论文选题多样化,大部分选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前沿性,显示出研究生们对当下时代背景、热点问题的关注。论文写作视野较为开阔,写作态度积极,工作量饱满,对问题的论证较为充分。
本期博士生论坛主要以“文学作品的评析与解读”为主题,邀请了三位博士生作分享交流。
2020级博士生贾登娉作了题为《伦理环境·伦理选择与创作理想评析:<情爱画廊>的文学伦理学解读》的学术报告。她分析了问题生成的背景,从作家张抗抗的创作动机自述、关于作品的自评和作品的营销情况及影响三个层面来介绍《情爱画廊》的基本情况。汇报从伦理环境、伦理选择、女性理想评析三个方面出发,对性别伦理与婚恋伦理、市场伦理与精英伦理、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等矛盾交织的复杂伦理环境进行分析,解析小说中女性形象在性爱与婚姻的冲突中所做出的伦理选择,从人物伦理身份和伦理关系重构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取向,评析作者基于情爱之上的乌托邦式女性理想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相互抵牾之处。
2022级博士生周倩作了题为《当代中国乡村新书写——评乔叶小说<宝水>的叙事策略》的学术报告。她主要从叙事主体的三重设计,循环对照的叙事结构与乡村伦理书写,以及细水长流的叙事节奏与乡村现代化观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指出《宝水》以一种充满温情和包容的超越性视角,观照一个当下中国社会中寻常的豫北乡村,用细致平和的笔触描绘乡村风景、人情与日常生活,真实呈现出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行,中国千千万万乡村在转型、建设、发展进程之中的新风景、新面貌、新样态,展示了当代中国乡村在延续源自传统的文化之根与接纳时代赋予的现代新变的过程中,激发出新的内生力,以发展取代消亡,再度实现精神家园的存在属性,焕发面向未来之崭新可能性的生存图景。
2022级博士生郝婷作了题为《中国的复兴之路与新时代青年的出场——评老藤的长篇小说<北爱>》的学术报告。汇报聚焦《北爱》中新时代青年工程师的出场与中国强国梦想的叙写,在百年中国文学的青年形象谱系中探讨《北爱》中青年形象的塑造,指出《北爱》既丰富了中国工业文学的人物画廊,拓展了文学的审美对象与欣赏范围,也呈示了宏阔的时代影像,传达了新的历史语境下的时代精神。报告关注新时代工业故事新书写的叙事面向,在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框架中探讨《北爱》的叙事策略,同时观照《北爱》中多维文化互动与重塑东北形象的路径探寻,从文化角度探讨《北爱》的意义和价值。
吴世奇充分肯定了三位博士生的汇报,认为此次汇报充分显示了现当代所博士生的学术水平。他认为贾登娉的汇报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同时对论文题目、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建议。周倩的汇报具有逻辑性,提炼出的关键点较为恰切,建议在更深一步地发掘和探讨中引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郝婷的汇报具有文学史视野,整体结构呈现层层递进的逻辑性,东北形象的重塑部分具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此次学术年会论文工作坊和博士生论坛活动对于增进研究所内师生交流,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助力本研贯通培养,推动学院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与繁荣有重要推动作用。(文/图:周倩)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