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暨后人类语境下的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研讨会

2024-10-17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241011日至12日,由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集美大学后人类文化研究院和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研究中心、集美大学女性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暨后人类语境下的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研讨会”在集美大学召开,来自海峡两岸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60余家单位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文学院郭茂全教授带领张清晨、郭澳格、许博凡、马艺玮、李登瑞、马睿麒、吴思琪七名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

  自第一届海峡两岸生态文学研讨会于2011年由厦门大学举办以来,已在两岸高校中成功举办十一届,为两岸学者共同探讨生态文学和生态文明提供了对话平台,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本届研讨会聚焦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研究在后人类语境中的新动态,致力于探索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对于促进两岸生态文明与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集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新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原司长、发言人刘友宾,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委会主任程相占,台湾淡江大学教授蔡振兴,广东省清远市宣传部原副部长戚华海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淡江大学英文系林耀福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程相占教授、淡江大学蔡振兴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华媛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胡志红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杨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卢春红教授、美国缅因州鲍登学院崔淑琴教授、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学系梅真副教授等专家作了主旨发言文学院郭茂全教授作了题为《物质生态批评中“物质”“叙事”及“物质—叙事”》的主旨发言。

  会议“生生美学与生态批评”“区域与生态文化研究”“跨学科与生态文学研究”“人类世与后人类批评”“研究生论坛”五个主题论坛88位专家学者作了论坛发言

  郭茂全在发言中指出,物质与叙事的关系是物质生态批评的核心问题之一。物质生态批评认为,物质有能动性、内在互动性,万物皆有叙事能力。“物质叙事”观念改变了以人为叙事主体、以人创造的符号为叙事媒介、以人的社会活动为叙事内容的传统叙事模式,创新性地倡导一种“物质-叙事”的叙事观。物质生态批评话语为人们研究中外文艺作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范式。

  张清晨以《遭遇奇怪的陌生者:幽暗生态学视域下的后人类伦理》为题作了汇报。她结合后人类时代的语境,深入分析了幽暗生态学概念内涵及其伦理意义。幽暗生态学主张“共存”发生在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每个事物都是“奇怪的陌生者”,具有令人不安的熟悉和本质上的怪异。“奇怪的陌生者”转换了人类的主人地位,幽暗生态学追求“奇怪的陌生者”之间的亲密感,这种关系脱离了可爱美学的束缚,包含着压抑、模糊和不确定性。张清晨认为遭遇“奇怪的陌生者”不仅关乎后人类伦理,重新审视事物的存在方式,扭曲、循环的幽暗生态学揭橥事物的怪异存在,直面“奇怪的陌生者”,穿过“恐怖谷”,迈向与人工智能等非人类事物的未来共存。

  许博凡以《玛莎·努斯鲍姆动物正义论及其对生态批评的启示》为题作了汇报。她聚焦美国伦理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倡导的动物能力论。许博凡认为玛莎·努斯鲍姆的正义论将伦理主体从人类扩展至有知觉的非人类动物,丰富了生态正义理论。在生态批评研究方法中,玛莎·努斯鲍姆的动物正义论在研究对象上关注动物情感,研究视角从动物的生存境况转移到动物的生活境况,并突出动物生活的繁荣性和典型性,基于人类和动物情感互通的路径,使生态批评理论家们能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推动生态批评中动物问题研究的深入推进,为生态批评中动物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马艺玮以《美国生态批评家乔尼·亚当森的“食物正义”研究》为题作了汇报。从食物本体论、食物文化论、食物环境论和食物健康论四个维度探讨了亚当森的“食物正义”思想。伴随当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本由土著居民持有的、开放的种子交流分享权逐渐被一些唯利是图的跨国公司紧紧握在拳头中,这一行为遭到了众多土著人民的反对。亚当森关注到了美洲土著居民有关“玉米之母”的文化信仰传统,探讨了食物系统与生态链之间的复杂关联,强调了健康食物供应是社区公正的标准之一。马艺玮认为亚当森的“食物正义”理论将环境正义生态批评中关注边缘群体的视野扩大至非人类物种,不仅拓展了生态批评的研究领域,也促进了在多物种网络背景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

  李登瑞作了题为《生态语言系统中的“森林语言”研究》的汇报。李登瑞认为,传统语言观是人文主义语言观的主场,自然不具有言说的能力。在生态语言观中,“万物皆有语言”。“森林语言”具有主体性、物质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改变了一般认知中将森林视为静态、机械性树木集合的观念。生态文学作家和生态批评家都对森林投注了大量关注,在“出世”和“入世”中建构了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共同体。“森林语言”具有其独特的生态美学价值与生态伦理意义,促使人们倾听“森林语言”,尊重森林主体的权利。“森林语言”理论的倡导对未来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批评理论建构具有启示意义,“海洋语言”“河流语言”“气候语言”等生态语言概念将带来的生态批评话语创新。

  马睿麒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的“家园意识”研究》为题作了汇报。他首先提到以“家园意识”对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研究的创新点,然后从“保护家园的意识与责任”“对草原环境破坏与无家可归的担忧”“人的本真的回归与解放”“诗意的镜头语言”四个维度探讨了他对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家园意识”的考察。剧中大量诗意的镜头表现了美丽的草原风景,草原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

  吴思琦以《生态散文这方热土:海南热带雨林的国家公园书写》为题作了汇报。她分析文本如何彰显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生态美以及人们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生态体验。她首先依据罗尔斯顿的荒野价值观分析作品中国家公园之于生命孕育、物种多样性、抚慰心灵、净化心灵的“荒野”价值。其次根据曾繁仁的生态美学观,探讨国家公园的“阴柔的安康之美”与“阳刚的自强之美”。随后借助大卫·霍威斯的“多感官共轭”理论,阐述了多种感官模态与流动的、变化的景观相互联系与交织,同时也考察了取用有度、爱惜自然万物有灵的信仰和自然原初经验等原住居民的生态智慧。

  针对研究生的报告,点评老师对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与文献的梳理及论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感到收获良多。马睿麒说:“报告的过程本身是对我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宝贵而良好的锻炼机会,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一定提升,而本次报告的题目以及研究的开展也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总之,此次学术交流收获颇丰,期待下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

  在本次研讨会上,海峡两岸的生态文学及生态批评重要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新材料,交流新方法,拓展新视野,传播新理念,充分彰显了学术创新性、前瞻性。兰州大学师生组团赴厦门参加会议是一次训练文学院研究生学术表达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宝贵机会,也是一次集体展现文学院师生学术思考的有益尝试。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