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龙仁青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讲座

2024-11-01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24年10月28日下午,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汉藏双语作家、翻译家,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龙仁青先生在榆中校区为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花鸟是青藏的细节——以地域书写浅说自然文学的人文意蕴》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兰州大学文学院王大桥教授主持,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宗喀·漾正冈布教授、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艳教授、兰州大学文学院李利芳教授、古世仓教授、郭茂全教授、刘文江教授、朱超亚研究员、傅钱余副教授、张春燕副教授、陈柏彤讲师、吴世奇讲师、石倩讲师及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王大桥教授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对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会长龙仁青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下来龙仁青介绍了青海省自然文学协会的创立背景及创作初衷。他对“自然”和“生态”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龙仁青认为,“自然”意味着将人放在生物链的一环,而“生态”则更多含有人的意志参与。龙仁青还对中西方有代表性的自然文学作家进行了对比,认为美国的自然文学作家拥有专业的科学知识、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储备,并以此作为方法论去支撑其世界观。而中国作家身处“君子”的文化语境,更强调对自然万物予以人格化、道德化。相比而言,缺乏西方自然文学学者所具备的博物学知识。龙仁青认为,作家们需要在生物、花卉、鸟禽等相关知识方面的“补课”,特别是发现中国自身的博物学传统,以此让自己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又具有广博的生态科学知识。

  龙仁青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悟,强调中国自然文学作家应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汲取养料,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以此区别于西方相关文学作品。他以高原上的绒蒿为例,这种植物一般选择生存于海拔四千米以上,颜色众多,在藏语中有其书面语名称,但民间则有更多不同叫法。他认为,中国的自然文学作家可以在观察自然和向民众学习文化传统中慢慢“补课”,将其中的概念打通,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在讲座的评议互动环节,师生们一致认为,龙仁青的讲座思路独特,对自然文学提出了鲜明而独到的批评理念和创作主张,结合自己的作家身份和创作实践,阐释了自然文学的丰厚意蕴,为中国自然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很有启发意义。同学们也纷纷表示,从龙仁青先生的讲座中获益良多。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