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2024年11月25日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兴趣小组在榆中校区宏远楼B308教室开展活动。本次活动围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读进行,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彦涛老师担任主讲人,郑星语、杜锦涛、李雅欣等18位兰州大学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兴趣小组成员参加。
在活动中,王彦涛老师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剖析了“异化”一词的内涵,指出其包含外化、转让、疏远以及受异己力量支配、统治等多重意义。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背景下,王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异化”的一般含义,即主体在创造客体的过程中,客体逐渐脱离主体的控制,反过来对主体产生支配、控制和统治的作用。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概念,王老师巧妙地以网络为例,指出网络虽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旨在改善人类生活,但部分学生却沉迷于虚拟世界,反而受到网络的控制。对此,他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学习机会,合理使用科技产品,注重个人成长,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王彦涛老师深入剖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精髓,详细阐述了马克思提出的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首先,王老师讲解了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虽然创造了丰富的劳动成果,但这些成果却成为控制他们的异己力量。其次,王老师探讨了劳动者与其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揭示了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从自我实现的手段转变为外在强制的过程。紧接着,他分析了劳动者与其自身类生活和类本质的异化,强调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了作为人类应有的本质特性。最后,王老师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关系的扭曲与对立加剧了社会矛盾。王彦涛老师深入解读了这四个基本规定,因为它们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面临沉重剥削与压迫的严峻现实。在讲解过程中,王彦涛老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现场氛围和谐又热烈。
此次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光、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理解,而且显著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交流互鉴与广泛传播。
文字:卓琰 王涵
图片:张国庆 李雅欣
排版:胡思宇
执行编辑:刘晴 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