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举办2024年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写作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

2024-12-20  兰州大学文学院

    为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于2024年12月19日在宏远楼B2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写作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权绘锦教授、张向东教授、马梅萍教授、吴世奇老师和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到场参会,会议由2023级博士生梁增凯主持。本次论坛共有三位博士研究生和两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论文汇报,四名老师依次对其进行了评议和总结。

    论坛伊始,权绘锦教授首先强调了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对于研究生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要认真阅读经典作家作品,自觉传承和凸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特色。随后,博士生牛振宇对其论文《社会历史批评视域下的身体批评范式研究——以东北地区当代文化生产为例》进行了简要的汇报。他认为,东北地区的当代文化生产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而从社会历史视域入手,则为现代化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能。张向东教授从论文题目、内容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指导。博士生王思涵的论文《“革弊”而后“兴利”——论作为谴责小说的<文明小史>及其副文本》则以《文明小史》为研究对象,论证了小说界革命开始后,新小说在现代转型过渡期的典型代表。针对这篇论文,权绘锦教授在肯定选题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其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出“有道理、讲出来、讲清楚、讲透彻”的要求。博士生田文山的论文《文化冷战与当代中国的“世界”想象——以新中国初期作家出访活动为中心》则围绕新中国初期的作家域外出访活动,点明了其对于中国走向世界与跨文化交往的重要意义。马梅萍教授认为其论文写作功底扎实,行文逻辑严密且条理清晰,可在修改之后发表。硕士生胡彪的论文《论鲁迅小说<风波>的绘画改编——以丁聪、赵延年、范曾的插图为例》运用“文学图像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对丁聪、赵延年、范曾的《风波》绘画改编进行分析和对比,对鲁迅小说《风波》的绘画改编问题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对此,吴世奇老师肯定了论文的价值,同时建议其对论文结构再做细化调整,并扩大学术研究的视野。硕士生王若琛的论文《新时期文学真实观的嬗变及其先锋性》通过聚焦新时期先锋文学如何以真实观革新来推动多方面文学及文化体系变革,探讨了文学 “先锋性” 主体精神的体现与作用。张向东教授评点了论文选题的新颖性,并建议其对真实性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梳理。

    最后,张向东教授对本次论文写作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上的热情和努力,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选题的新颖性、表述的准确性、汇报的守时性等,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改进。

    此次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写作工作坊暨博士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也是学院本研贯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文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助力学子们在学术道路上砥砺前行,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文:郝欣如

    图:郝欣如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