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马世年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2025-02-15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2529日下午,应兰州大学文学院邀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马世年教授为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讲诵与口传:先秦古赋体制例说》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兰州大学文学院陈晓强教授主持,兰州大学文学院各专业博士生、硕士生以及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马世年教授以先秦古赋的界定与特点为切入引出话题,简述先秦时期赋作的萌芽缘起、发展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现状,明确文献资料在研究中的重要性。据文献材料体制特征,将先秦古赋从讲诵类型、民间趣味、隐语传统、表演因素、故事论辩等角度进行分析。他以师旷、《晏子春秋》《赋篇》《讽齐威王》《说弋》《宋元王梦神龟》等篇目为例,揭示了先秦古赋创作传播与民间文化、口头流传的密切关系;而先秦古赋故事论辩及强烈的讲诵性质特点,是其具有吸引力和民间趣味的重要因素;同时,先秦古赋以口头传承为主的形式下没有单独的文本样式,往往附着在其他文献中得以保存。虽然先秦古赋在传播过程中口语化特征逐渐淡化,但仍旧能够感受到赋作的讲述特点;而隐语与赋关系紧密,赋多用于对答案的拆解,隐语用于设问,有力佐证赋体起源于隐语的特点,以及赋在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学们就古赋民间性、古赋命名、古赋与汉赋源流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陈晓强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讲座内容充实且富有趣味性,引人入胜,很多同学参与进来,专业领域内的文体互动问题,特别是文学视角下诗和赋产生互动讨论有着很强的启发性,值得深入研究探讨。魏宏远教授表示马世年教授的讲座别开生面,从听觉文本的角度对赋进行了重新理解,视觉文本和听觉文本的对比强调了声音在场性、情境感强的特点,为我们思考上古文体的产生提供了新思路。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