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新书《明代传记文学研究论稿》座谈会在我院举办——多维视角探讨传记文学研究的学术纵深

2025-03-26  兰州大学文学院

    3月25日上午,由文学院办的“《明代传记文学研究论稿》新书座谈会”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秦岭堂举行。座谈会由文学院魏宏远教授主持,哲学社会学院李晓春教授、田宝祥博士,历史学院薛小林副教授,甘肃教育报李晓春记者,文学院杨许波副教授、喻忠杰副教授、南小兵博士以及文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20余人参加,座谈会围绕新书的理论价值、研究方法及启发意义展开深入讨论

    座谈会上,与会学者聚焦魏宏远教授撰写、兰州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的《明代传记文学研究论稿》一书展开讨论。该书是魏宏远教授治学多年的精粹,挑选与传记相关的研究论文13篇,从文体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传记”文体的内部结构、审美特征以及文体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学者们从哲学、文献学、思想史等多维度对此书展开评析,一是此书以诠释学为视角,通过古今案例的关照,借助现代传记理论解读传统文本,同时采用多学科、多感官研究视角,将“声音、感觉”等非文字元素融入进文学研究之中;二是此书以“传记为生命哲学”为切入点,强调传主人生经历对传记文本的深刻影响,将传记与其所产生、存在的文化土壤紧密相连,将传记置于明人的文化生活中;三是此书突破既有传记研究相关范式,重视文本生成过程的中西比较研究,在古今对话中构建      新的传记解读,此外,书中点面结合,既捕捉传记的微观细节,亦在宏观视野中定位其学术坐标,构建中国特色的“传记批评”体系。

    在具体意义启发层面,受此书影响促进,有学者提出分析不同朝代传记的文体差异及创作特点,需要强调文本与时代语境的关联;有学者从文献研究为传记补充角度切入,指出传记兼具“原生性”与“复生性”,主张区分“本体文本”与“外围文本”,外围文本也可从侧面对传主的思想流变进行补充;另有学者呼吁打破学科壁垒,参照书中文体学、社会学等传记研究多维视角,引入哲学史、艺术史等跨学科方法,拓展传记研究的外延与边界。

    魏宏远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传记研究需从“静态考据”转向“动态建构”,既要深挖文本的生成机制,亦需关注其在当代学术版图中的拓展价值。本次座谈会通过观点碰撞与案例互鉴,深化了对《明代传记文学研究论稿》学术价值的探讨与认知,也为传记文学研究提供了多元方法论启示。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