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五四):从求知到育人:国际中文教育的进阶之路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马兰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从求知到育人:国际中文教育的进阶之路
马兰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如同一条坚实的纽带,紧密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对于我而言,投身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不仅是专业追求的必然选择,更是一场充满梦想、探索与成长的精彩旅程。
本科逐梦,初燃希望之火
本科时,我在中南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那几年时光,恰似在汉语语言与文学的璀璨星河中畅游。在古代文学的天地里,我沉醉于唐诗的豪迈奔放、宋词的婉约细腻,与文人墨客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他们的家国情怀与人生哲思;于现代汉语的领域中,剖析语言的精妙结构与内在规律,探寻文字背后隐藏的无尽奥秘。每一次对知识的深入探究,都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汉语文化的无限热爱,也让我渐渐萌生出将这份独特魅力传递给世界的强烈愿望。
大学丰富的课程设置为我打开了更多扇窗,其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对外汉语教学法这两门选修课,成为了我走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启蒙之钥。课堂上,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带着我穿梭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脉络中,从起步时的蹒跚摸索,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盛。我清晰地认识到,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世界各国对中文的需求如潮水般不断上涨,汉语国际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这两门课程不仅让我知晓了行业的发展态势,更深入传授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从教学目标的精准锚定、教学内容的精心筛选,到教学方法的灵活驾驭以及课堂管理的有效把控,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大学问。为了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我迎来了一次特殊挑战——独自录制对外汉语教学视频。
借助腾讯会议平台,我独自站在镜头前,仿佛置身于真实课堂,面对着想象中的外国学生侃侃而谈。尽管视频那头没有真正的学生回应,但我丝毫不敢懈怠,认真准备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各类教学活动。从一笔一划讲解汉字的结构,到一句一句教授日常实用对话,我全力以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录制过程中,我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与语言表达,力求让讲解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这次独特的模拟经历,虽然略显青涩,却让我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国际中文教育的梦想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深造进阶,开启崭新篇章
本科的学习让我坚定了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深耕的决心,于是我毅然踏上了深造之路。经过不懈拼搏,我成功进入兰州大学,攻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我追逐梦想道路上的全新起点。
兰州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在这里,我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课程。从汉语语言学的深度剖析,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细致探讨,每一门课程都如同基石,不断夯实着我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认知基础。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课堂上,我迎来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体验。与本科时的模拟教学不同,这次课堂上有了真实的“学生”——由同专业同学扮演的“外国学生”。当我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满含期待的眼睛,紧张与兴奋交织。我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从讲解知识点,到引导“学生”互动,再到把控课堂节奏,每一个环节都全神贯注。那堂课结束后,我心中满是成就感,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文化的交融。
这次面对真人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国际中文教育的魅力与挑战并存。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背景和需求,这要求我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跨文化交流贯穿教学始终,我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多元实践,收获蜕变成长
研究生阶段,我积极投身于各种实践活动,希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兰州大学举办的国际文化节上,我仿若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深切体会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热情洋溢地展示着各自国家的特色文化,从精美的传统服饰、别具一格的手工艺品,到富有异域风情的音乐舞蹈,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心醉神迷。
在国际文化节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重大意义。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教学,更是搭建起了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中文的学习,留学生们能够跨越文化的隔阂,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同时,我们也能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与融合。
这让我明白,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从业者,我们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重要使命。我们的工作能够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谐、多元的世界。
反思展望,笃定前行信念
回顾这段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从求知到育人的探索之旅,我思绪万千。从本科时的懵懂憧憬,到深造后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也收获了成长与进步。
我深知,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却意义非凡的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我会持续钻研汉语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专业领域,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中文教育服务。同时,我渴望参与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交流思想,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文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中华文化也将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国际中文教育的征程中,我将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坚守初心,奋勇前行。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砥砺奋进,就一定能在这条从求知到育人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为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