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七三):逐梦国际中文教育:在热爱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2025-04-11  兰州大学文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张文清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逐梦国际中文教育:在热爱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

张文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学术与职业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不断探寻前行的方向。于我而言,国际中文教育便是我心之所向的那片星辰大海,从最初的懵懂选择,到如今在这条道路上逐渐明晰方向、收获成长,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承载着我对语言学研究的热爱和对文化交流的热忱。 

  本科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早早便立下了读研的志向。那时,文学与语言学就像两条并行的道路,在我面前徐徐展开。文学的浪漫与深邃固然令我着迷,但语言学中那些关于语言结构、演变和运用的奥秘,更像是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我不断探索。经过深思熟虑,我毅然选择了语言学作为自己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渴望在这片领域中挖掘出更多的知识瑰宝。

  考研时,我跨考到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起初,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只知道它能让我继续在语言学的世界里遨游。然而,当我真正踏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对这个专业有了全新且清晰的认识。它宛如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我们博大精深的本国语言和文化,让我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母语的理解和热爱;另一头则通向世界,给予我机会站在国际的讲台上,成为一名国际中文志愿者教师,肩负起语言交流和文化交融使者的重任。

  在专业实践的道路上,我迈出的第一步是参与2024年秋季弗吉尼亚与手里中文联合举办的中文助教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有幸成为一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一年级华裔学生的中文语伴。与学生相处的过程,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旅程。初次见面时,学生眼中对中文学习的期待与好奇,让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人,紧张的则是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华裔学生虽然对中文有着一定的亲近感,但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在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文,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节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文。课堂上,我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通过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用情景对话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看到学生从最初听不懂课堂指令语,到逐渐能够听懂基础的汉语,从不敢开口说中文,到能够自信地与我交流时,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让我对中文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一份传授知识的工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都像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看着这些种子慢慢发芽、成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魅力与责任。也正因如此,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第二期项目,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提升自己,为更多学生的中文学习助力。

  此外,在师姐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报名参加了2025年语合中心组织的国际中文志愿者项目。经过层层选拔,我幸运地成功入选,并将于5月份前往泰国教授中文。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今年1月,我参加了语合中心举办的志愿者赴任前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仿佛置身于知识的盛宴之中,聆听了许多前沿讲座。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中,老师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练,教会了我们如何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等实用技能。例如,在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时,老师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如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运用积极的激励机制等,这些方法让我在后续的模拟教学中受益匪浅。同时,我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院校、不同背景的优秀同学,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教学经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也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经验。

  回顾自己在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我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成长和蜕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会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明白,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即将前往泰国教授中文的旅程中,我将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也会积极与当地的学生、教师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将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泰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我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国文化与泰国文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文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例如,我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书法绘画展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我也不会忘记自己对语言学研究的热爱。在教学之余,我会关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研究动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国际中文教育的道路上,我会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学生沟通交流。此外,我还会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步伐。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怀揣着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语言学研究的执着,就一定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国际中文教育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将继续探索、实践、成长,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