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七八):以多元经历为水彩,绘就国际中文教育新篇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高梦叶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以多元经历为水彩,绘就国际中文教育新篇
高梦叶
在全球化浪潮奔涌的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回顾我的学习与职业历程,从本科日语专业的探索,到高中日语教师的实践,再到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深造,这段丰富的经历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有了独特且深刻的感悟。
本科学习日语时,我沉浸于日本语言文化的海洋。通过深入研究日语的语法体系、词汇构成以及日本独特的礼仪文化、动漫文化等,我不仅掌握了一门外语,更深刻体会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学习让我明白,每种语言都是其所属文化的生动载体,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这为我日后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跨文化理解基础。
毕业后,我投身高中日语教学工作。在这两年里,我面对的是一群渴望学习外语、了解外部世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也注重将日本文化元素融入课堂,从日本的传统节日到现代流行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这对于国际中文教育同样适用。同时,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我意识到了学生对于了解日本文化知识的热情。这使我开始思考如今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或许我可以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教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为此我选择了考研,我认真研读了汉教本科阶段所学科目,掌握了作为汉教老师所学的基本技能。但我深知目前掌握的专业知识欠缺。所以我期望通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提高自己关于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对专业有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如今,作为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我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国际中文教育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中华文化的全方位传播。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对中文和中华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它不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通过教授中文,我们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友谊和理解。同时,国际中文教育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我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应用到国际教育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需求差异,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中文。在文化传播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书法、武术等内容,而是将中华文化的创新成果,如中国的现代科技成就、流行文化等纳入教学范畴,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时代性。
从职业规划来看,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走出国门,将中文和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我计划深入研究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中文课程。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学术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还希望能够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通过举办中文演讲比赛、文化体验营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充满意义和挑战的事业。我将以自己的多元经历为基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