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七九):逐梦国际中文教育:使命与成长的旅程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黄洁梅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逐梦国际中文教育:使命与成长的旅程
黄洁梅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国际中文教育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光芒。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探索前行。从本科到研究生,我始终秉持着对这一专业的热爱,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它的理解和使命感。
国际中文教育在新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全球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的广泛布局,更是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线上教育的兴起也为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多便捷的途径,无论是通过网络课程、社交媒体,还是各种语言学习APP,中文学习的资源日益丰富。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感受到这一专业所肩负的使命。我们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使者。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文、了解中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让我深感自豪。国际中文教育不仅为世界提供了认识中国的窗口,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搭建了桥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学习不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文化、历史、价值观的传递。
研一开学,我有幸参加了弗吉尼亚大学的线上中文助教项目,这让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第一次带的是一位大一的学生,他的名字叫迈克,他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但对中文却知之甚少。在与迈克的互动中,我努力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他听懂,同时穿插一些有趣的文化小故事,让他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文的魅力。还会分享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让他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每周最期待的时刻就是与迈克的线上中文练习时间。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屏幕并没有阻碍我们之间的交流。他总是带着满满的热情和好奇心,而我则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方法,努力让每一堂课都充满趣味。看着迈克从最初发音不准确、词汇量有限,到后来能够流利地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于他的进步,更在于我看到了自己在传播中文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意识到,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通过与迈克的互动,我学会了如何用耐心和热情去鼓励学生,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内容。
第二学期,我又加入了这个项目,这次带的是一位大二的学生,名叫敏荷。敏荷的中文水平相对较高,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讨论中国与美国在各种方面的异同,她非常乐意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也鼓励她参与一些中文角活动,与更多学习中文的学生交流。艾米的中文进步很快,她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还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决心。
今年五月,我即将踏上前往泰国的旅程,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教师。当得知自己通过语合中心的选拔时,我的心情既忐忑又期待。一方面,我担心自己在教学方面做得不够好,毕竟泰国的学生和中国的学生在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上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我也担心自己在异国他乡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甚至是生活上的不便。
然而,尽管心中有诸多担忧,我依然充满期待。泰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国家,我对那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充满了好奇。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泰国的学生们打开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让他们感受到中文的魅力。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志愿者经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开始系统地查阅关于泰国教育体系和文化的资料,深入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泰国的教育体系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不同,其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泰国学生,我需要根据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文化背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出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内容。
在文化方面,泰国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佛教文化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了解这些文化背景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帮助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避免文化冲突,同时也为我在课堂上融入文化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我可以将泰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与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除了理论学习,我还积极与之前去过泰国的学长学姐们交流,向他们请教宝贵的经验。他们分享了许多在泰国教学的亲身经历,包括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以及如何处理与当地学校和社区的沟通问题。这些经验对我来说如同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志愿者之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分的准备。
我知道,这次志愿者之旅不会一帆风顺。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教学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是我将要面临的挑战。但我也深知,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有机会成长,有机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坚信,只要我用心去做,用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用耐心去解决每一个问题,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使命。我期待着在泰国的每一天,期待着与学生们共同成长,期待着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