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八〇):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康敏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康敏
由于我目前还没有赴外教学的实际经历,所以谈不上更多的经验,关于职业规划,目前只是有个大致且有待确定的方向,所以,主要分享一下我和专业的故事,学习汉语国际教育将近五年,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选择、热爱、坚持。
一、选择
第一次选择,是我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结缘,也就是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专业,更不用说了解。因为我自己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也喜欢看各种文学名著,高三上学期,我很坚定地认为自己喜欢汉语言文学,直到高考填报志愿,我看到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当时一下子就被这个专业名字所吸引,尽管当时网上对此专业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直言是天坑专业,我对其认知也仅限于字面理解和一些网络信息,但我还是选择了它,并且被顺利录取。第二次选择,是在打算考研的时候,对大多数人而言,考研是一个相对来说你有可能换专业的机会,也是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这次,我还是选择了汉教,可能是本科期间不太乏味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打开了我的视野,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没有后悔我当时的选择,反而再次坚定了我想要进一步学习这个专业的决心,于是,在2024年九月,我来到了兰大,又有机会持续这份热爱,续写我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故事。
弗吉尼亚线上实习
二、热爱
都说热爱可迎万难,但热爱不仅仅是喜欢,它是一种更强烈、更持久的执着和投入。从闽南师大到兰大,专业的名称也从“汉语国际教育”变为“国际中文教育”,但不变的是初心,我们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汉语国际教育,它是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核心,面向国际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本质是通过系统培养具备汉语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素养的专业人才,推动汉语及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推广。本科期间,学校给我们主要开设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跨文化交际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课程,侧重于打好我们的专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跳出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更加多元综合的视角去认识和学习这门专业,于我而言,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学校也注重对我们专业实践能力和相关中华才艺技能的培养,在大三下学期,我被分到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实习,担任初级汉语听力教师,而我面对的学生只有一人,也就是一对一授课,这个学生的汉语基础为零,加之作为老师的我英语并不太好,所以在上课过程中可谓是状况百出,第一次课,就让我有了挫败感,学生和我都理解不了对方的意思,更多的是用肢体语言来比划,一节课进行地很困难。后来,我在努力提高自己英语的同时,去尝试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去问有经验的老师,用图片、实物和一些视频去教学,慢慢地学生适应了课程,进入节奏,课堂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也让我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用于实践,可以上完一堂完整的课,我也在走近国际中文教师这个角色。所以在大三准备考研时,依旧是汉语国际教育,我知道,以我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体系完全不足以支撑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去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更深入地学习和实践,才能让这份热爱继续。
本科海外教育学院实习
三、坚持
来到兰大,丰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让我们可以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学习,研一上的才艺课和研一下学期的各种实训课,虽然让我们每天都处于一个忙碌的状态,但也让我们的汉语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因为这门学科,既注重语言要素教学的实践性,又强调文化阐释的深层对话,是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撑,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国际化和跨文化特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汉硕er都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中华文化知识、才艺和过硬的教学技能。研一上学期,我报名参加了兰州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合作的“手里中文”线上助教项目,我的授课对象是两位汉语水平分别为中级和初级的学生,因为是线上教学,初次上课时也是不太顺利,一节50分钟的课程我们在30分钟左右就能结束,课堂也仅限于知识点的练习,过于枯燥乏味,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后,在后面的几节课中,我和学生商量适当加入一些其他的话题,可以在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一些话题的口语练习,一学期下来,课堂时间也从最初的30分钟有时可以持续到45分钟,和学生有了更多的话题,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提升了课堂效果,也锻炼了我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目前,我也报名了语合第三批志愿者,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去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践,将所学理论和实践结合,在自己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希望通过自己小小的力量让汉语之花盛开。走了这么远的路,我现在并不确定我未来会从事什么职业,但我觉得,和汉教接触五年,既然喜欢,那就坚持,热爱难得,尽力当下就好!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