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艺学研究所党支部举办“党史研究项目”分享会
2021年12月16日晚,文艺学研究所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举办“党史研究项目”分享会。分享会以“党的文艺政策一百年”为项目主题,孙岚、许家春、李明辉、窦婧、于荔和蒲睿等六位同学进行了分享,窦婧、王红丽担任了评议人,项目指导教师郭茂全教授和支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支部组织委员贺云主持。
在分享会的上半场,2020级硕士研究生孙岚作了题为《从文艺生态建设角度看党的百年文艺政策》的分享,从文艺生态内部的建设这一角度对党的百年文艺政策进行思考,指出党的文艺政策与文艺内部生态环境建设直接相关,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辩证关系。
2020级硕士研究生许家春作了题为《多元与活力——党的文艺政策的非单向度发展》的分享,认为党的文艺政策打破了“单向度的人”的局限,展现出在历时、共时层面的多向度、多层次的文艺多元发展策略。
2020级硕士研究生李明辉作了题为《“双创原则”发微之转识成智》的分享,认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双创原则,落实在了当下文化问题情境与传统文化积累之间的关系上。
针对上诉三位同学的分享,文艺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窦婧称赞了孙岚关于百年文艺政策和文艺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指出李明辉从内容、生产和文化方面对“转识成智”进行探索的现实介入性和实践性,肯定了许家春从主体内容和路径方面对文章框架的搭建。
窦婧、于荔和蒲睿进行了下半场的分享。2019级硕士研究生窦婧的分享以《新时代文艺要坚持“时代性”和“人民性”》为题,指出面对这个一体两面的“新时代”,必须确立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带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文化战略,并指出新时代的人民性原则囊括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的文艺理论。
2021级博士研究生于荔的分享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铸就中国梦》为题,从“工具论”到“文艺从属政治”,从“双百”到“二为”,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演变。
2020级博士研究生蒲睿的分享以《习性·歧感:感性的流动性——论朗西埃对布迪厄的批判》为题,通过以朗西埃对布迪厄的批判为线索,认为党的文艺政策需要吸收优秀的理论资源,进一步关注人民的审美平等与审美解放等问题。
文艺学研究所党支部宣传委员王红丽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想法,认为在三位同学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文艺批评者,应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基础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地努力和贡献。
郭茂全肯定了文艺学研究所党支部以分享会的形式对支部品牌建设所作的交流、分享和呈现,并赞扬了同学们基于党的百年文艺政策从生态、创新、时代、人民等角度进行的多元、多向度、多层次的分享,以及从他者视角审视当下文艺政策的合理性。他表示,党员要时刻牢记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思想是文艺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行动指南,需要具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美学观、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立场,成为宣传、落实党的文艺政策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他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修改和完善意见,希望支部成员能够相互成长,共同推进文艺学研究所的支部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