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举办第二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校友学术报告

2022-05-18  兰州大学文学院

   5月13日晚,文学院在线举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校友学术报告,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生汤坤、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生任纹、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生吴明昊三位汉硕校友在线作学术报告,校内外120多名师生参加。报告会由郭茂全教授主持。

   汤坤以“国际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提升策略”为题,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与典型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模型,概述了英国、美国、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标准体系,阐述了国际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维度与指标,如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和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与研究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教师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汤坤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国际中文教师职前存在信息化教学培养方式单一、课时设置过短、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建议深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规范在职培训以增强效果转化,重视信息化教学反思与评价以促进知识能力转化等。汤坤的报告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白了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了解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任纹从字源角度指出了解“造字理据”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了解构形与构意的规律,依理拆分,才能准确理解词义。她重点分析了“瞿”和“翟”的汉字构形特点,辨析了两个字在历史文献中的意义演变。她建议大家从字源角度科学地理解汉字,严谨治学;处理好字和词的关系,避免陷入教学困境;在教学实践中从字源角度让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理解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联;了解国内语言学家的汉字研究成果,加强汉字本体知识的学习。

  吴明昊以“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疑问表达系统对比研究——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汉语初级强化教程》为例”为题,在解释“疑问句”“表达系统”“语法教学”“教学语法”等概念基础上,对《新实用汉语课》和《汉语初级强化教程》两本教材中疑问句的表达系统作了比较分析。结合通用课程语法教学大纲中有关疑问句的教学说明,吴明昊系统地比较了两本教材中疑问句的课文篇目、句式类型、语法点数量、语用功能、切分排序、解释形式、习得顺序等,指出了两本教材疑问句编排的特点与局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句编排建议与课堂教学建议。

   在互动环节,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提出了汉字教学方法、在线国际中文教学能力以及博士申请考核等方面的问题,三位校友作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学弟学妹坚定国际中文教育的专业志趣,未来考上心仪学校。郭茂全在总结中谈到,三位博士生的学术报告有自觉的问题意识与扎实的文献基础,体现出报告人严谨的学术态度、多样的学术方法与创新的学术思维,让现场师生受益良多。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