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文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第十八期博士生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2022-11-07  兰州大学文学院

       115日晚,文学院线上举办了第十八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2019级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方向博士生钟祖流、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问题研究方向博士生杜玮分别作了题为“元宇宙时代的网络小说生产”和“西方身体观流变与中国当代文学身体叙事”的学术报告,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古世仓教授、梁波副教授担任本次活动评议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茂全教授及30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2018级影视及新媒体文学方向博士生李宸江主持。

    钟祖流博士以元宇宙为背景,探讨了其对网络小说生产的影响。他从元宇宙的概念形成谈起,分析了算法技术对网络小说读者的精准投喂,认为这种技术能够寻找到打动读者的心理落点,提高作品与读者之间的适配度,增强作品传播力。在谈到网络小说的生产主体时,他认为元宇宙时代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小说创作,如读者、技术人员等,他们一起形成作品的想象共同体。这种生产机制会增加代入感的不断提升和主体性的不断增强,拓展网络小说的叙事空间,压缩了审美空间。他认为元宇宙时代,作品与读者的亲密关系会无限增强,甚至会出现定制小说。

    古世仓教授和梁波副教授高度肯定了钟祖流博士的发言,认为其逻辑严密、学理性强,具有很强的前瞻意识。古世仓教授认为这篇文章洞悉了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生产打破了原有的文学生产机制,要素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以满足阅读需求为驱动的文学生产使阅读变成了一种流动的、一次性的沉浸式体验,丧失了文本重复阅读的价值。梁波副教授在点评时针对钟祖流博士提出的“一对一定制小说”这一可能性提出问题,认为这种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化、定制化生产,与当下网络作家希望无限扩大读者群之间存在矛盾,希望能进一步思考完善。

    杜玮博士以 “身体观”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中西方“身体观”形成的时间及流变,阐述了这些观念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和其具体表现。她先从“身体”的词源进行考证,列举了西方哲学史与当代西方文论中多位名家对于“身体”所做出的表述与论述。之后,她又列举了多位中国当代学者对于“身体观”所做的研究与阐释。由这些理论引出“身体”这个概念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叙事话语表征。她关注身体的物理表征,如“痛苦”“残缺”“疾病”“肥胖”等,她希望能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身体挖掘它们背后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古世仓教授和梁波副教授也高度肯定了杜玮博士的发言,认为其资料全面、学理性强,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古世仓教授认为在东西方观念中,对于“身体”具有观念共性。可以将研究视野调整到从“身体”到“身体叙事学”中,重点针对当代小说中的“身体叙事”与时代关系展开论述。梁波副教授认为后期应结合具体的文本对“身体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叙事话语表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

    评议结束后,郭茂全教授也分别对两位博士的发言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他指出,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创新学术话语”,学院将举办学术前沿讲座、专题研究生组会、论文写作工作坊、论文评选表彰等活动。本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既是之前活动的持续,又是学术年会启动后的首场博士沙龙,希望各位研究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术年会的系列活动,共同创造良好的研学氛围。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