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我院戏剧与影视研究所开展研究生学术年会工作坊

2023-01-13  兰州大学文学院

      为营造学术氛围,拓展学术视野,帮助各位研究生同学培养学术志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写作能力,我院戏剧与影视研究所(以下简称“戏影所”)举办了202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由刘文江老师主持,赵晓珊、阮青、田广、周仲谋等老师进行写作指导和论文评选。

      此次学术年会工作坊基于兰州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学术年会文学院分论坛“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学术话语”的主题,鼓励各位研究生同学立足学科根本并大胆进行创新,积极参与到学术年会活动当中。戏影所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各位研究生依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在127日前分别提交了参会论文。同学们的论文角度多样,题材新颖,既有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担当,也有观照国外前沿理论的全球视野,既有从电影研究出发的理论探讨,也有立足其他艺术形式的调查研究,充分体现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包容性与专业性。吴沙沙、蔡晓彤两位同学立足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审视中国电影所呈现的影像内容与其背后文化内涵之间的关联。吴沙沙同学的文章《乡愁乌托邦视角下看<隐入尘烟>》借“乡愁乌托邦”这一具有时空双重意义的视角研究李睿珺的《隐入尘烟》,挖掘其中特殊的情感意蕴和主题内涵。蔡晓彤同学的《地方性审美经验的破碎与愈合——以<山河故人>为例》则是用地方性审美经验的相关理论分析贾樟柯的《山河故人》所承载的具有强烈汾阳文化特征的影像符号及其构成的表意系统。张百舜同学则是站在电影艺术的具体实践层面,从电影本体的视听语言出发开展研究,他的《<刺客聂隐娘>影像暗部呈现与主观化构建》通过分析影片暗部标示、镜头运动、视点分立等电影手法,揭示影片主观叙事与客观画面的叠合叙事特点。刘莹同学关注西北民间口传艺术形式“花儿”,挖掘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内涵,在论文《女性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西北“花儿”研究》中,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发现“花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意识、生活、情感、身份和权力等问题,解读民间妇女意识与经验的表达。格桑拉姆同学的《<八佰><敦刻尔克>反类型化的叙事策略》将中外两部题材相近的战争电影做了比较,既着眼大胆的摄影革新和反类型化的表现手法等电影艺术特征,也关注历史关照和人文关怀结合的社会历史内涵。唐常凯的《论<鄂榭府崩溃记>的视听化触觉重构》则以触觉艺术的视角将捷克导演杨·史云梅耶的这部短片作为一个无人的“物”之世界加以解读。此外,如陈汐同学的《文化生态视域下高台马社火研究》、姜雨昕同学的《石舒清小说改编电影中的身体叙事》、姜海月同学的《浅析中岛哲也的影像风格——以“华丽三部曲”为例》等论文也都体现出题材新颖、理论扎实的特点。同时,各位导师也对同学们的论文进行审阅和评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帮助同学们完善文章的规范、逻辑和内容。

      此次参会论文由戏影所各位老师进行初评和推荐。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创新能力,科研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戏影所研究生学术年会工作坊的顺利开展,对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各位研究生同学的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