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学院动态

奋发有为 勇毅前行——2022年文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侧记

2023-01-16  兰州大学文学院

      2022年,文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着力推动本科专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做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专业建设取得突破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积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建设坚持适应21世纪戏剧与影视艺术发展,适应西部地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创作能力强、学术素养深厚的高水平专门人才,以“编创”能力为核心,构建戏剧影视艺术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文学基础素质养成三结合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大数据、新产业的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专业建设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经过积极努力,学院争取到学校经费着力改善本科人才培养办学条件。面向全校开放的新文科教学实践共享平台、兰州大学语言文字信息化平台、国际中文远程教育平台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学院本科招生宣传新建优秀生源基地6所,开展招宣活动20场,首次实现天津指定中学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及招生宣传全覆盖,为学校各专业在天津吸引优秀生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公示

本科招生宣传工作

      二、教学教研稳步提升

      围绕“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目标,文学院教师在本科教学与研究的各个领域努力奋斗,学校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研相辅相成的良好氛围,学院精心开展有组织的教研活动,推动本科教学教研取得新进步。

      在教学讲课比赛方面,青年教师张春燕获得学校推荐参加甘肃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3人推荐参加校级课程思政讲课比赛,8人正在积极准备参加不同类型的讲课比赛。在教学研究方面,获批校级思政案例库建设及教学指南项目7项,组织教师申报2022年度教学研究项目9项,培育了7个教学团队,培育了12篇教研论文。在教材建设方面,获批学校教材建设支持项目2项,培育建设教材7项。在课程建设方面,申报国家一流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建成跨学科课程2门,建成“以研代学”课程1门,获批建设校级示范课程17门。推荐3名教师申报隆基教学奖。克服疫情影响,顺利完成年度本科生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工作。

      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举办两次全院教学研讨会。教师聚焦“如何上一堂学生喜欢的课”分享课堂教学经验,围绕如何做好以“教”促“研”交流教学研究经验,指导科研兴趣小组、创新创业项目、专业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等议题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分专业深入开展。研讨会上,师生携手研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相长成效显著。

      根据学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扎实推进修订工作。学院本次修订工作贯彻德育为先、夯实专业、通专融合、能力为重、多元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本研贯通为“主体”,学术研究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为“两翼”的培养模式,依托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三条培养路径,将特色培养方式和实践创新能力融入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三个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正在有序进行中。

      三、人才培养特色引领

      制定《文学院关于加强本科生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多措并举搭建人才培养新平台,打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格局,人才培养特色引领取得良好效果。

      坚持实施文学院本科生学业提升计划。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建立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24个,参与本科生180人,常态化组织相关活动,发挥专业导师、科研兴趣小组导师、朋辈导师等多向度功能,推进“书院”式培养模式。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文院撷英”专题栏目,宣传优秀本科生案例与科研兴趣小组实施情况,新媒体育人平台成效显著。

本科生科研兴趣小组活动

      暑期学校活动彰显“四个结合”,本研贯通与小组学习结合、学术训练与学术活动结合、教学交流与教研研讨结合、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结合,“四个结合”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慧瞳杯”校园短片摄影展聚焦“十年回眸”,着力提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激励同学们不断探索创新。本科生学术活动月“精彩纷呈”,活动月期间共举办名家讲座22场、科研兴趣小组研讨会23场,评奖学术论文33篇、举办教学研讨会1场。92中文校友捐资设立的“艺荒”文学奖激励“妙手著文”,共征集到76篇作品,同学们接力践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院训,坚持扎根现实,书写现实,以文学传承人文精神。校内外合作培养“行稳致远”,学院与甘肃简牍博物馆持续合作开展古文字学强基班人才培养,以专业特色课程为基础,读简班、读书会为实践,学术讲座为辅助,形成了以古文字学为核心、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为两翼的专业培养模式,冷门绝学拔尖人才培养成效喜人。

暑期学校讲座

慧瞳杯摄影展

学术活动月讲座

      四、师生成长再结硕果

      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多项荣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张春燕老师获兰州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二等奖,推荐代表学校参加甘肃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郭茂全、王大桥两位老师获兰州大学2021届本科生论文优秀指导教师。雷恩海老师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杨建军老师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杨许波老师获兰州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荣誉称号。

      学院本科生参加相关专业竞赛捷报频传。年度本科生获得政基金立项2项,国创项目立项4项,校创项目立项25项。李坤焱在第六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获得三等奖。陈冠宇同学获得“润物真茶杯”第五届咏茶诗词赛暨骈文赛诗部一等奖、词部二等奖、骈文部三等奖以及天府双流杯中华大学生诗词大赛三甲,还担任了首届樱花杯全国大学生诗词大赛复审评委、2022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初评评委。陈岑同学获得第五届全国高校心理剧大赛全国优秀剧目奖和最佳道具设计奖(集体)。曾子恒、陈佳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小说组优秀奖。

学生李坤焱参赛图片

      2022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文学院全体师生奋发有为,勇毅前行,努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取得内涵式发展新成绩。新的一年,学院将进一步立足专业特点完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立德树人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更上新台阶。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