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学在兰大】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谈网络教学(十二)
2020-08-29 文学院
中国教育已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师生互动模式、网络媒介技术、信息资源平台都在不断革新。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给中文国际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契机。全球中文国际教育如何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未来汉语传播如何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如何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等,都是每一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生思考的问题。
为交流网络教学经验,兰州大学文学院于近期开展了“兰大汉硕学子谈网络教学”专题讨论活动,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研讨特殊时段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网络汉语教学的理念、路径、方法与效果。各位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国内外教学实践、未来职业规划,聚焦汉语教师在线教学的专业素质、理念方法、课程设计、教材编撰、平台建议等话题展开思考。本期“兰大汉硕学子谈网络教学”分享张冉、杨鑫、向迎春、李佳、边玮洁、李卫杰六位研究生的体会。
张冉:网络教学需要“三大思维”

网络教学是既有优势,又有缺陷。优势如资源选择具有自主性、学习方式具有灵活性、资源呈现形式具有多元化,缺陷如时间控制不好影响学生视力、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较高。作为一名汉语教师,要想在网络课堂中达到你预期的教学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大数据思维。教师要打破于传统的上课方式,利用大数据,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为线上教学提供参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评论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二、要有跨越思维。我们不能停留在只使用PPT的阶段,线上教学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多媒体设备。在练习环节,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网站,比如说Kahoot,要提前编辑好习题集,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在线练习,教师也能获得学生更加精准的反馈。
三,要有共享思维。线上教学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通过共享,教师们群策群力,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不仅可发现自己的不足,还可借助他人的力量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网络教学为中文国际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将成为中文国际教育的主要模式。
杨鑫:授课平台与教师素质是提升网络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受疫情影响,我们通过各种线上平台进行了网上学习。作为一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也对如何开展汉语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思考。
首先是授课平台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能整合目前各种线上授课平台的优点,设计出一款满足个性化学习教学需求的在线学习工具,将大大方便广大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活动。该平台要具备如下功能:上传讲义、教材、PPT、视频等学习资源;线上直播授课,课后自动生成视频资源;上课签到、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多人在线视频、语音、文字互动;支持视频、音频、文档等形式的作业上传,作业线上批改;在文字聊天区域设置“查看教师消息”按钮,防止重要信息被淹没;白板功能,支持在线书写板书。
要想上好线上汉语课程,好的教学工具是依托,好的老师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线上汉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熟练使用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各种办公软件、视频音频录制剪辑软件;具有课型意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授课方式。比如语音教学为方便学生看到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应采用多人在线视频互动的方式进行授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所在,在课程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具有扎实的汉语知识,熟悉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具有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向迎春:网络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的误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基于Web的网络教学课件投入使用,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模式越来越趋于稳定,而且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和操作步骤。目前汉语网络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技术性能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不足,网络汉语教学课件制作仍存在一些“误区”。一个典型的误区就是课件制作中的媒体使用不当。
网络课程选用适当的媒体,一定是该种媒体在表征知识、创设情境、提髙兴趣等方面有特殊的效果,而且这种应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目的,课件制作中的媒体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要正确地运用媒体,首先应该对每一种媒体的特性有所了解,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文字媒体,就有字体、字号、色彩等属性变化,声音媒体就有读音、音效、音乐等效果选择,图片媒体可以实现情境再现,动画媒体可以实现情境模拟等等。在每一种媒体运用的过程中,都要思考这种媒体的运用有没有充分发挥了它的特性。其次,媒体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设计、安排,另一方面要考虑该媒体所制作的课件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传输是否通畅。
李佳:最大程度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汉语国际专业的学生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要考虑网络教学的可行性,更大地发挥它的优点。我认为,网络教学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没有办法传统教学的情况下实施,但我们仍然要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它的优势。
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加强我们开发软件技术的能力。因为当一些留学生在国外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软件他们都能使用,而且因为国家的不同,他们的时差也是不同的。
其次,网络互动要形式多样。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自制力,我们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检查学生的听课质量。这个不仅对软件技术有要求,也对老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学生的自制力和老师的使用网络的能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者,网络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我们要把留学生的群体细分一下,根据国别、目的、目前水平,根据他们的分类,设计出相应的软件。比如对拼音有需求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只学习拼音的软件。我们要设计多样的软件来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我认为我们在开发学习软件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有待提高的。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剪纸课,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比较容易的,就可以采取录播形式。对于语法课,我就建议在线上课,因为可能学生会听不懂,我们可以及时互动,解决学生的问题。
最后,网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就像我们有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样人们才有研发软件的激情,提高网络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在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边玮洁:中文“在线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线上教学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劣势也不可避免,尤其是在作业方面。下面我将以学生的角度谈谈我对于本次线上教学中作业布置环节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首先谈谈中文“在线教学”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的不足之处。其一,作业数量大。不得不说,自从上网课以来,作业量几乎是以前在学校上课时的好几倍。其实老师们也是害怕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害怕学生偷懒,这些也能够理解。但每个科目的老师都这样想,因此作业量就会变得很大。学生们有时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其二,作业形式难。这里的“难”并不是说作业内容难而无法完成,主要是说作业的形式。网课期间,大部分老师都要求分了小组,作业也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由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共同组成,这时就出现了问题。留学生现在基本都在自己的国家,时差就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很难找到一个全体成员都有空的时间。而且线上交流本身就很不方便,有时候一个问题都会很难说清楚。而且留学生的中文水平也有限,文字性的东西他们读起来需要时间,组织语言再表达出来也需要时间,后果往往就是跟不上中国学生的讨论进度,有时候甚至到讨论结束他们依旧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摸不着头脑,因此最后的作业完成质量就没有那么高。这样的作业其实不太有利于留学生同学对于汉语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其三,作业质量如何考核。评价作业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交上去的作业教师要如何考核呢?在小组作业的形式下教师很难判断学生是否全部参与了作业的完成。学生的参与度高吗?学生的状态积极吗?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哪些差距?每个学生的特点与不足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判断与评估。
针对上述三点不足之处,我有以下建议。其一,作业形式不要过于单一。教师可以考虑单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以摸清每个学生的水平,也能培养大家的合作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单人写报告与读后感或观后感,布置小组完成教案编写。有时候,作业甚至不一定是书面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录音甚至录制视频,这一点可以用在让学生做模拟讲课,也可以用在中国文化技能课上,比如让学生录制打太极的视频,让学生录制自己演奏某中国乐器的音频等。作业还可以是以照片的方式呈现,这一点也可以用在中国文化技能课上,比如让学生发书法或国画作业的照片等。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教师可以以此次疫情为话题,让学生思考若在国外教学遇到歧视该怎么处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二,多种网络资源共享。 除了电子教材和PPT之外,网络上的各种资源都可以被运用到教学中。比如,课文的内容是针对某一教学法的讲解,教师就可以筛选与该教学法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观摩,观摩后再写出心得,分析其中的好处与不足。让学生对一个具体的场景进行分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比纯讲理论要好很多。这一方法对我的启发很大。再比如,要上中国文化课,那就更要好好运用网络资源了。教师可以筛选优秀的纪录片,比如中国的建筑,中国的生肖文化,餐饮文化等等,让学生观看,写下观后感。视听结合,学生也不会感觉到枯燥。其三,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与反馈要积极。教师可以研究一下微信进小程序,有的小程序有客观题批改,打卡,作业登记,上传图片音视频,纠错等功能,效果既一目了然,又能为教师节省不少时间。在批改完成后,教师一定要做出有效反馈。如及时与作业质量太差和完成度太低的学生沟通,询问其原因;整理出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或者是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上统一讲解。最后,还可以建立一些小小的赏罚制度,多鼓励表扬优秀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是一种新教学形式。我们对于中文国际教育的“线上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线上教学的各个方面也都会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变得愈加完善。
李卫杰:学做新时代网络汉语教学的担当者

先说说网络学习模式。腾讯会议、Zoom、钉钉、超星学习通、微信是用得最多的学习软件,当然学习方式也是各种各样。网络的普及曾经被认为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者,但是在这次疫情期间,网络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优势,这一时间段的网络学习将会给未来教学带来一些重要的启示。孔子学院总部开启了网络课堂、精品在线汉语课程、网上博物馆等项目。一些优秀教师和自媒体平台开创的汉语教学模式与教学课程为疫情期间海外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的资源平台。国际汉语教学从某方面来说已经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习,停课不停教学,停课不停文化体验”的目标。网络媒介技术、信息资源平台等都在不断革新,全球外语教学的模式变革也给中文国际教育教学带来的诸多挑战与契机。
再来细说一下网络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模式。从网络课堂开始到现在,总结一下网上授课的师生互动模式大概有以下几个:1.教师直播,学生聊天板互动;2.视频会议,师生实时互动;3.语音交流互动;4.文字交流互动。这些新的互动模式有着比传统模式更加鲜明的特点:学生们可以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也可以吸收年轻一代的朝气,更加了解学生们的想法。
关注到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分享教学方面的经验,越来越多相关的自媒体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越来越多的免费公开课分享,这些都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汉语教师身上的责任心。习主席多次说过,青年一代要有担当。我以前想过,到底需要我们担当什么?现在我开始有些明白了,担起时代需要我们去做的,做一些出于责任和义务去做的事情,或许就是我理解的担当。以前不知道怎么去做,我现在已经有了如何去做的目标和方向。这就是我在网络课堂教学中最大的收获。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网络孔子课堂、微信、钉钉直播、互动连麦、腾讯会议、学习通熊猫阅读、梧桐中文、Classin等各种平台都在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在全球防控疫情的形势下,国外孔子学院与国内高校正在探索在线汉语教学,形成“网络课程资源+直播教学平台+微信群研讨+N”等多种在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未来的汉语教师,担当着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光荣使命。使命在心,责任在肩,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在于不断的学习与研讨。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结合自身“为师”的教学实践与“为生”的网络学习以及“为学”的职业志趣,分享了在网络教学方面的体会。“兰大汉硕学子谈网络教学”是学校“治学大家谈”“学在兰大”等研讨活动的具体落实,将进一步夯实文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展他们的学术眼界,提升他们的学术与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