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三):“汉教人”的职业担当

2020-12-28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了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  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学生佳琪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汉教人“的职业担当

雷佳琪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之一,一字一句都蕴育着中华广博的历史风采,包罗着万千迥异的文化密码,抒写着绵延厚重的华夏之美。汉语作为一种沟通中外的桥梁,正在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走向世界。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将汉语之光撒向世界,让世界一同感受汉语的魅力,领悟中国的文化。

   我作为一名本科和硕士均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加之曾经有过一年泰国汉语任教的经历,对汉语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更是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及现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也随之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我们每一个汉教人来说,重新思考及定位汉教职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未来在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时,这势必会对从教者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那么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提高自身素质这一维度做起。

   第一,要葆有对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热爱。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鼓舞我们可以坚持到底的不竭动力,只有真的热爱,才能激发我们的智慧,调动我们的激情,也才能在挫败时不被困难吓倒,继续向前。尤其是在海外任教期间,挫折是时而会遇到的,如果缺少了热爱,教学工作会愈发艰难,这对教师和学生将都是一种折磨。所以,试着去热爱我们的工作,慢慢地你会找到真正的乐趣。

   第二,要夯实自己的教学技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是衡量教师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的第一标准。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要多翻阅一些相关的教学理论及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种课堂模拟试讲活动,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另外,要有目的地搜集一些教学素材,为日后的教学做好准备,这样当真正的教学任务来临时,你就不会慌乱乃在手足无措。

   第三,我们要积极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让世界看到更加积极有为的中国形象。在汉语走向海外的同时,不仅让外国友人可以学到语言,也能感悟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了解中国,减少对中国的误解和各种刻板印象,从而达到文化交流融通的目的,促进两国的合作。虽然我们只是文化交流的星星点点,但尽力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感染到周围的人,就是做出了我们的贡献。而要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就要注重形式的选择,所以汉教人应该掌握几种中华才艺,以此作为汉语课外活动的补充,提升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和兴趣。

   第四,要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从教者要去到海外任教,因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能力提升的前提是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感知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求同存异,适应在海外的生活工作环境。我想,首先我们要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在心底里试着去接纳不同,去学着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差异,去用真心和热情感染身边的人,在异国他乡的日子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幸福感。

   第五,要尊重你所教的每一位学生,要争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作为老师都应该带着爱去和学生交流,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我相信爱的力量是无国界的,是可以跨越障碍直击人心的。当你用心对待学生的时候,学生是可以切实感受到并将这种爱意回馈给你的,在这种氛围下,师生之间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有助于我们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汉语学习,实现教学双赢。

   总之,汉语国际教育这条路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当我们心怀信念并勇往直前的时候,定将所向披靡、前途光明。无论未来我们身在世界的何方,领略着怎样迥异的风土人情,我们都应始终深信,教好汉语、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是我们光荣的使命,我们应该永远心存敬畏、不忘初心。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作者简介:雷佳琪,兰州大学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9年6月至2020年3在泰国那空那育府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教一年。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