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十七):在泰国教汉语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朱筱敏、王丽君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心中有爱,绽放美丽
朱筱敏
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泰国合艾国光中学孔子课堂任教。2016年,我们学校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推广活动覆盖110余家学校、教育机构。因此,十个月的任期里,我不仅是四年级的汉语老师,同时也是“泰南中华艺术团团员”“泰国汉语桥比赛指导教师”“泰南汉语营活动”的策划摄影组织者等。下面,我将从学生、文化、个人三个角度,选取最令我难忘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一、心中有学生
我负责四年级五个班,二百三十名学生的汉语教学活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YCT考了满分的孩子,也不是让所有老师头疼的“调皮蛋”,而是大家口中那个“特殊的孩子”。学校里特殊的孩子有不少,因为我们是泰南少数接收智障儿童的慈善学校。
“特殊的孩子”孩子之一名叫顾长,在四年级三班——也是我最害怕的一个班,班里集中了五位特殊的孩子。上课时,有的会自言自语,有的会跪在地上做手工,有的发病时会揪着自己的头发痛哭。第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转身后就撞上了一堵“墙”,他就是顾长,全年级最高、最爱笑的孩子。原来,他兴奋地从最后一排冲到讲台前,就是为了跟我说一句“老师,你好”,我又惊又喜。按照泰方教师的建议,我一直是“忽视”他们几个,只对其他学生安排教学活动,直到有一天,朗读词语的“小火车”开到了他的前面,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就主动站了起来,快速、准确、大声地读出了那个词语。我这才发现,自己所谓“顾全大局”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个自私的决定,我让一个孩子失去了他应有的学习机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给他安排了特殊的作业、点他起来朗读词语句子、参与课堂游戏,发动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他在一次词语测验中取得了满分,他笑得比第一次对我说“你好,老师”还要灿烂。
顾长 测验取得满分时笑得很灿烂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学生,他叫吕小小,是汉语桥比赛中我负责一对一辅导的高二学生,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个瘦瘦小小的男生。比起其他华裔参赛者,他的发音存在很多问题,也没有按照要求背下演讲稿。所以,我把他列为基础差同时又不认真的学生,严厉地教育了一顿。后来,他的朋友悄悄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在饭店端盘子,凌晨才能到家,并没有多余的时间练习。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我并没有尽全力教他,而且耐心不足。我开始放慢脚步,带他一遍遍逐字朗读、纠正语音,采用各种联想记忆法,在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争取做到高效利用辅导时间。才艺部分,我依据他的特点选择了武术与舞棍相结合的功夫表演《大闹天宫》,为了尽可能地模仿六小龄童的动作、神态,我们一同观看了上百遍《西游记》的相关片段。练武术要吃苦,过程也很狼狈,开始时,我怕他放弃,总是和他一起翻跟斗。一段时间下来,我的后背淤青了,而他主动在周末也来到学校练习。我的“苦肉计”成功啦!
比赛时,他自信地说出了自己的中国故事,完美地扮演了“美猴王”,拿下泰国南部汉语桥比赛冠军。一个月后,在曼谷举行的全国汉语桥比赛,他虽然没能得奖,但却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汉语梦”的种子。去年八月,我收到了他的好消息——他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被青岛大学录取了!
吕小小 获得第十一届“汉语桥”比赛泰国南部冠军
二、身上有才艺
十个月的任期是忙碌的,作为泰南艺术团的成员,我们常受到当地大型文艺活动的邀请。对于肢体不协调的我来说,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我把排练的日子称为“黑色星期五”,我们要在舞蹈室集体排练到晚上八点,而接下来的一整周我都需要自己单独练习,才能在下次排练时跟上大家的动作。但我也很幸运,不需要经历“台下十年功”的心酸,就能拥有为领事馆、侨胞表演的机会。我也可以大声地说出,我此生最自豪的经历之一就是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周年”的活动,《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时,全场的侨胞们都昂首挺胸,饱含深情地歌唱。我明白了“同根同源、血脉相承”的民族感、历史感并不会因为地域、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参加中国驻宋卡总领馆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周年”活动
三、困中有坚守
到达泰国还不到一个月,我就得了登革热。躺在病床上,几天几夜发着高烧,每天扎好几针注射药物、做化验,吃什么吐什么,我依然憋着,没有告诉父母这个消息。理智告诉我,我正接受着最好的治疗,而父母知道了也只能干着急,不能起任何帮助作用。而夜深人静,在病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我却在偷偷抹泪,回想这辈子的成就与遗憾,甚至思考遗言。
看似很大的难题,或许很好解决。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我渴得嗓子疼,于是跟课堂长说此刻最想念的就是妈妈煮的冰糖炖雪梨,第二天,我就喝到了小火慢炖了几个小时的冰糖雪梨羹。我的中国胃被治愈了,故土、乡情、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一周后,我登革热也被完全治愈了。
在泰国的任期早已结束,我选择把它作为我汉教生涯的起点。来到兰大,回到校园,通过课堂学习、讲座分享、导师指导等,以理论为支撑,我重新审视了过去的教学,发现了许多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郭老师说“有认识就是进步”,等疫情结束,我将再次参与国际中文教学。这一次,我将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尽全力做到最好。
无悔青春,“泰”多留恋
王丽君
六月中旬来到了泰国,陌生、害怕、孤独、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随遇而安。这期间有太多的纠结、困难、寂寞,但从来没有后悔过,也渐渐的接受了周围陌生的一切。
七月份渐渐找到了工作状态,不再是六月份的抵触,不自信了。周围的老师、学生也开始变得可爱,招人喜爱,也有了更加坚定想要教好他们的信心。
我被分配的地方是位于曼谷周边的红统府,被分配学校叫红统寺庙小学。学校整体师资力量都很优秀,学校学习氛围都很棒,学生也很听话,基本上不会出现上一节课学生不在的现象,因为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教室,每天都有班主任跟班,而且我上课的时候也会有本土泰国中文老师辅助我上课,所以在课堂上跟同学们沟通不成问题。
学校包括幼儿园,一年级到六年级。平均每个年级9个班。其中每个年级的一班至六班为普通班,七班为天才班,八、九班为English Program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相对于一班至六班,七、八、九班学生会好教一点。我承担的教学工作是二年级跟四年级,总共18个班,粗略计算所教学生共780多个,每天平均四节课,一周18节课,基本上每个班一周只能上一节课,可以说很可怜了!因为学校总体上比较注重英语的教学,所以外国英语老师大概有十几个,而中文老师除了我与一个留任的学姐,还有三个泰国本土的中文老师,不过这三个泰国本土的中文老师,中文很棒!我们五个中文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平常基本可以正常沟通,相处融洽。学校不属于寄宿制学校,但是会管学生的午餐,早晨、下午由学生家长接送孩子上学,老师也一样全天呆在学校,早晨八点上班,午餐十二点至一点,学校提供,下午四点打卡下班,七月每天学校、家,家、学校,两点一线。本以为七月份我就这样按部就班一直到任期结束。但八月份打破了这种规律,八月,算是我经历各种困难最多的一个月。生病住院,跟泰国本土中文老师教学理念有冲突;学生们不听话;上课进度慢;跟住在一起的志愿者有矛盾等等。我好像没有蜜月期,来到泰国的第一天就对这里充满了恐惧。过马路怕被车撞;见到狗,那怕一只小狗也绕道走,怕被咬;看见猫不敢摸,怕被挠;吃没吃过的东西怕中毒;吃路边摊怕感染病毒等等。有时候想想,是不是有点过度怕这里的一切,才会让我觉得不适应这里,而自己的不适应跟讨厌表现在脸上,这些都会被周围的老师,孩子,邻居,陌生人看到,会让她们觉得我不好相处,渐渐疏远我,以至于让我产生她们不喜欢我的错误想法,长此以往,越来越恶化,那我以后的教学任务将很难开展。
后来,我尝试下课主动帮其他老师打扫教室卫生,帮一起的泰国中文老师完成教案,跟老师们一起讨论这节课应该怎么上,听取她们的意见,多学习,多做事,少说话。下班回家给自己定目标,减肥,做好吃的饭。渐渐我发现事情在发生变化,原先对我一脸漠然的老师主动跟我打招呼,我跟泰国中文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走向和谐,学生们好像突然之间变的“聪明”,而我上课的风格不再那么死板,变得活泼开放。而我的心情随着这些变化由之前的低落变得乐观。我不再害怕上班,害怕进教室,害怕见同事。原来不求回报,踏踏实实,真心待人,是有回报的。大部分人会看到你的努力,不要在乎个别人的看法。
十二月份的时候,学校举办了开放日。早晨卖吃的,下午办活动:写毛笔字。本想建议老师包饺子,奈何找不到合适的饺子皮,而且数量大,所以改成了卖包子,好在学生们很喜欢。
一、二月份,快到了离开的时候,以前每天期盼这一天的到来,但当真的到来的时候又突然间舍不得,就连往常看那些调皮让你头疼的学生都看起来那么可爱。每天上课都算,这是离开前的倒数第几节课啦,要给学生们讲些什么,不知道最后一节课,学生们会不会哭等等。想想回国后再也听不到每天早晨学生们叫老师的声音,再也感受不到学生们冲你跑来,边跑边叫老师可爱,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想把他们一个个天真烂漫的笑容刻在心里,但是就怕来不及,来不及告别,来不及说一声再见,希望我能在这短短的十个月中,能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埋下一颗汉语的种子,待来日他们长大,我们能在某一天相遇于中国的街道,他们还能带着天真可爱的笑容拥抱我。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