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十八):增强在线汉语教学能力

2021-04-23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  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王婷、张欢两位同学在线教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疫情下的线上汉语教学

王婷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开始走进老师和学生们的视野。对于线上教学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这个模式下,我体验了学生的角色,也体验了教师的角色。在这里,我主要想跟大家聊一下疫情下的线上汉语教学。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对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学生线上一对一的汉语辅导实习项目。这是我第一次实战,并且教学对象是美国人。我的学生是一个成年人,汉语水平处在初级阶段,学生只会拼拼音但不会认汉字。因为语言问题在第一节课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原因是身为汉语教师的我更想给学生全中文的教学,使他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但是我忽略了教学对象正处于初级阶段,它并没有掌握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口语中的核心词汇,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全中文式或沉浸式的教学可能效果并不好,许多做功也是无意义的。当然,在第二次课我及时改变了教学方法,大部分的操练、沟通以及讲解使用汉语与英语结合的方式进行,先说中文再用英语翻译过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英语词汇并不能很好的解释所对应的汉语,这时不准确的解释会给学生造成语义上的误解和学习上的困难,所以对于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我认为掌握所教学国家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美国学生开展线上汉语教学

   有了第一次的突破,在今年2月的时候我又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为韩国蔚山大学零基础汉语学习者进行线上练习辅导的实习项目。这回我辅导的是五位韩国大学生,他们都是汉语零基础的学习者,因为我不会韩语,所以我们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沟通,主要以PPT的内容为主,因为PPT中有韩文的翻译,当然也配备了韩国的助教老师,帮助我们解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语言不通的问题。这次教学非常系统,因为不同于一对一,上课相对会更加正规和严肃化,每节课都要提前看教案以及上课所使用的PPT,最主要的是对Zoom的操作也要求的更高。每节课的时间需要严格把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所准备的知识教给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的学会这些知识,并做到有效的输出。

与韩国学生开展线上汉语教学

   这两次线上实习的经历,使我对线上教学有了粗略的认知。但我还无法用自己拙劣的见解去评判它。线上教学虽然是在疫情下激发出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但是它实现了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这是目前线下教学所无法达到的。当然,一些线下教学的优势,在线上教学中并未凸显。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线上教学未来会如何走向,线上教学是否可以激发出更前沿的教学模式来克服它自身的缺点,又会有哪些线下教学模式能合理的应用到线上教学中,这些都有待所有教学者考量与研究!科技时代,谁又能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汉硕小白”的线上教学初体验

张欢

   对于向外国学生教授汉语这件事情上,我实在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只能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作为本科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我来说,虽说通过社团活动和外国留学生有一些接触,但是却从来没有真正以老师的身份去传授汉语知识。因为兴趣使然加之一位恩师的鼓励,我选择了跨专业考取兰大汉硕。通过研一上半年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不管在专业知识还是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很多欠缺,这也让自己一度陷入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今年一月份,我报名参加了我校和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合作项目,有幸成为了一名线上汉语助教老师。那时的我是既兴奋又紧张的,兴奋于自己得到了这样一次宝贵的机会,紧张于自己毫无教学经验,害怕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堂对外汉语课。我所教的两位同学都是大三的学生,其中一位同学的第二学位就是中文。因为两位同学的中文水平都比较不错,所以我们的交流也相对会顺畅一些,而且两位同学都非常热情有礼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我的紧张情绪。我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一对一教学,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根据康涅狄格大学孟楠孟老师的教学安排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者听音频,然后让他们回答其中的一些问题,以此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内容。

   课上两位同学都会很认真地观看并思考问题,尽管两位同学的中文水平已经属于中等偏上,但是仍会出现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一些偏误,比如四声+二声的“赚钱”会读成四声+四声,比如“喉咙”、“嗓子”这种双音节词汇他们却只说“喉”、“嗓”,比如在语法上受母语语法迁移的影响经常会把中文句子倒装。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影响交际的部分我会进行即时纠错,主要是语音方面,对于词汇和语法的错误我一般会记录下来然后下课后再和他们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不免会使用英语进行辅助交流,这也使我进一步思考,理论上要求老师不使用对方国家母语或中介语进行讲解,但实际上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有时也会选择利用中介语,尤其是线上教学这种很难利用图片实物讲解的情况下。在回答可能存在中美差异的一些问题时,我们也会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我还和他们详细介绍了春节,他们对春联、饺子和春节联欢晚会都有很大的兴趣,他们也向我介绍了美国人常用的一些购物网站和“黑五”时的购物盛况。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有趣,也让彼此更加了解了对方国家的生活和文化。

   通过此次的线上教学,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光荣感和对汉语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喜爱的自豪感。虽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们可能不能如愿派出到其他国家做一名汉办志愿者,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开展线上教学或去国际学校实习等也都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不管如何,我都会向汉办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看齐,以兰大人板凳能坐十年冷的潜心坚守的心态来要求自己。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让瀚宇之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芬芳!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