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十九):学识、德行、专业、事业

2021-04-23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路妍妍、杨艳艳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学高为师,德重为范

路妍妍

   我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的时候就学习了很多做教师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实践,如今我半改行到汉语国际教育这片天地,对自己的这两段学习经历有着一些相同的感受。虽然两种教师在基础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大不相同,但是在最深处总有些一致的东西。就像人类的语言虽然上百种,但是在最核心的一些词汇和规则上有一致性。无论从事什么学科教学,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师范”二字是我们必须承担起来的名称。

   一、学高为师

   (一)深入探究语言本体知识。在上学期间,我们必须对语言学本体知识要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自身有一个较高的语言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对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门学科必须有较高的认知。《论语·雍也》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放在教育行业,我们应该是“欲立人而先自立”。我们必须有一个坚实的语言基础才能传授给学生,站在高处的人才能帮助底下的人往上攀登。

   (二)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中提到,关于国际汉语教师的能力,最需要的技能不在于汉语或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而相较于自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特殊性,国际汉语教师更需要的是组织课堂和加工教学内容的能力。所以我们在上学期间必须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扎实基础,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水平,那么即使老师自身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是自己优秀,不能惠及他人。

   二、德重为范

   (一)亲其师,信其道。根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在“为什么喜欢汉语课”这一问题中,一半的学生选择汉语课很有趣,三成的学生选择因为喜欢汉语老师。所以汉语课是否能获得学生喜爱,教师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像“与善人居,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人们都会喜欢与人品高尚,性格完善的人相处。更何况我们从事教育行业,性质特殊,我们是向他人传递知识和技能的人,我们必须要能吸引教学对象,要成为学生愿意亲近,愿意听讲,愿意见到的老师。

   (二)提高自身跨文化意识。对学生而言,我们从事的是外语教学,我们来自外国,我们就代表着中国,我们的教学内容中也有中华文化和才艺。我们要有较高的跨文化意识,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祖国的文化习俗,尤其是如果我们身处其他国家进行汉语教学,更要尊重并且遵行当地的生活习俗。另一方面我们代表着中国,我们要做好文化推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无数个小小的汉语教师合起来,就是一张方正的中国名片。

   大学到研究生的教育学习经历让我对“师范”二字有着深刻的感知,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面对的教学情况比一般的语文教师更加复杂,我们也肩负着汉语推广的使命,希望我在内的所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将来如果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事业,都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与语言文化传播者。

作为专业和事业的汉语国际教育

杨艳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与国际汉语教师相衔接的专业学位,如何理解和定位这个专业影响着我们未来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步入这个专业之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认为这个专业就是“教外国人学汉语”,对其理解是极为浅薄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转变了这种观念。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其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这让我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夯实和巩固汉语本体知识的重要性。汉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会外国人说汉语、写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肩负起“中华文明传播使者”的历史使命。国际汉语教育作为一项事业,需要我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富有从事这项职业的感情、热情和激情,培养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志愿者和汉语教师被“困”国内,我们的实习计划和出国愿望也可能无法实现,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挑战,即使无法出国教学,也可以选择线上教学或者其他实习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很多孔子学院在陆续招志愿者,虽然人数少,但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希望。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因为不确定因素就止步不前。机会来临之前,我们应该踏实努力,静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一堂好的汉语课,需要不断打磨,这学期的很多课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备课、讲课、磨课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通过老师的指点和同学的帮助,一点一滴的进步。这样,如果日后有机会能够派出,我们也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汉语的影响力定将不断增强。我们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为传播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努力让汉语之花盛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