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二十):我心中最神圣的职业

2021-04-25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  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麻雨晴、谢诗雨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教师——我心中最神圣的职业

麻雨晴

   作为一名跨专业考生,我本科所学专业是英语。初来兰大就读,心中有各种不自信和疑虑:自己是否能迎头赶上科班出身的同学们?我是否可以快速融入到这个70人的大集体?我是否可以真的做好一个汉语教师?但是我的疑虑和不自信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思考后,全都烟消云散了。我本科学的虽然是英语专业,但是在大四的课程和实习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关于教师、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大四学习的课程是语言学、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等,让我对教育这个行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大四下半学期,我在一家公立小学做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刚开学第一个星期,学校就安排了家长会,面对这样一个任务,我感到很有压力。作为一个大学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我虽然上台演讲过很多次,虽然在学校也作为“小老师”给三百多名学生讲英语,但是第一次面对一个班100多名家长,我还是有些紧张和害怕。我做足了准备,背好了稿子,站在了讲台上。家长会像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开端一样,从那天起,它打开了我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我向教师迈出了第一步。

   在那个学期里,我参与了备课、磨课、讲课比赛、公开课、参加培训,给孩子们成立里英语话剧社团,在六一儿童节表演了《阿拉丁神灯》,还有幸获得了”洛龙区最受欢迎的五大儿童节目之一“的称号,我带领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给他们讲解英语文化,看着他们上课的时候一个个认真的小眼睛和表演节目时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幸福和快乐,一切在深夜备课、在台前磨课、在操办话剧社团的辛苦都觉得值得了。

   虽然我没有做过汉语老师,但是我相信教师之间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在教学之余,我也看了很多关于教学的书籍,更加深化了我的认识,对我的下一步实践也有了指导。

   我相信要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这是当一名老师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一个老师如果上课连知识都讲不清楚,还怎么让学生能够学的透彻呢?当然,我们也不免会被学生问道难以解答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放在教学管理这一块来讲。

   其次,老师除了有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试想一下,我们作为学生这二十多年来,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教过我们,现在给一分钟的时间让我们说出最喜爱的教师前三名,我们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来名字,并且还能说出他所教的科目,她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她的什么特质吸引了我们。这些老师之所以可以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一只存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首先他们一定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他们也一定是一名有趣的老师。所以作为即将成为老师的我们,可以试着总结出来哪些让你喜欢的老师们都有哪些共同特质,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个人风格,便是一个成为让人难忘的老师的好办法。

   第三,要对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热忱的心。我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辛苦,也很操心,毕竟我们的教学关系着莘莘学子的未来,甚至有些行为和话可以影响他们很久,成为未来他们做出某些选择和行为的关键因素。所以这份职业不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领着薪水,它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爱,付出汗水。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和生命,当学生感受到你爱他的时候,他也一定会对你报以爱和感恩。

   第四,要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这个角色,让我们不仅要面对学生,还要面对学校、教育管理者,以及家长。与其说我们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纽带,不如说我们是连接这个关系网的纽带。面对教学任务、家长的反馈、学生的反馈,以及各种各样的任务,我们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如何调节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避免带到课堂上,如何处理好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关系,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因此,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向前走,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虽然后来读了研,但是我也一直在坚持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我心目中优秀的人民教师。

做一个充满爱的汉语教师

谢诗雨

   职业道德就像社会公德、个人品德一样,关乎着社会、个人的发展。而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更关乎我们国家的形象风貌、未来与希望。下面我将借自身两个阶段的教学经历简要阐释我心目中的教师职业经验与道德素养。

   入学前我曾在家乡的培训学校做语文老师,我的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在持续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我逐渐发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宽厚仁慈的胸怀去感召学生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培训班这样的特殊的教育场地。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能诱发孩子们向上的激情,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但是这种宽厚仁慈并不意味着放纵与不严格要求,而是一种对学生的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深沉的爱。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有一位先天性发育迟缓的学生,每次上课都需要在他70岁奶奶的陪同下进行,基本的课堂练习题都要讲六、七遍才能明白,对于这样的学生,除了基本知识理论的反复灌输,更需要教师的耐心与鼓励,要以博爱仁慈的胸怀去开展教育,除开课上讲授,我坚持不断在课下与他和奶奶交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二十分。

   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兰州大学对口鄂托克旗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提升当地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水平。在这次活动中,我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身为一名进修者,我抱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目标参与其中,我有理论基础,学员有教学实践经验,“理论结合实践”是我们本次培训的重要特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须先生好学”。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迈入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先进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正如3D打印技术已经上海、北京等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时代的挑战,不能用昨天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做明天的事,我们必须让知识永放光明,因此教师要有进取精神,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拓展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便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的来说,要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汉语教师,“四爱”应时刻铭记于心:爱学生、爱学习、爱创新、爱教育。这其中必须包含着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定为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知识”。未来我会坚持带着对于汉教行业的热爱与初心,不断学习进取,树立崇高的职业志向,在提升个人素养的同时也尽我所能将汉语言文学精神传递给我的每一位学生!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