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二十三):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马明欣、宋琦梦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教之以事,喻之以德
马明欣
《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作为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储量,还应树立高尚品德,言传身教,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我认为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必有的道德情操,我们要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我虽未实际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但是在国外的一次调研中国形象的实践经历中我深深感受身为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面对误解,我会耐下性子仔细解释;当外国朋友向我展示她喜欢的中国元素时,又会有一种欢欣、雀跃之感,我渴望能让世界看到真正的既有传统之美又生机勃勃的中国。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规范自身的行为,向世界输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宣传中国的优良文化。
“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授给别人的。”中国基础的道德准则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这是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辜鸿铭先生提到:“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这种温良不是可能被外国人误解的温顺和懦弱,而是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是产生于人性深处的精神支撑。在国外的教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这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在遵守其他国家的道德、法律准则的同时恪守中国的处世之道,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人的道德面貌。
谈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
宋琦梦
在2021年4月,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规定》中对学生信息保护、防欺凌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对这一最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官方规定作以了解后,深刻感受到社会大环境中,对于教师这一群体,是有着严明且具体的职业伦理规范以及道德要求的。对此,以下几个方面将对这一主题作简要探讨。
首先,关于其界定。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是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行为有关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很多时候都会把教师的言行举止做是非善恶的区分,具体表现为:一、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二、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要求。除此之外,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她/他在政治上、业务上、道德行为上都有要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以上对一个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进入教师这一行业的基础。
第二,特岗教师群体反映出的职业伦理与道德精神。最近了解到许多省份都在招聘特岗教师,即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批教师,这一类教师往往要担负起比一般教师更重的担子,这些教师不怕吃苦,敢于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若越来越多的有志向、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群体去从事教师工作的话,那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教育水平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这一群体也应严格遵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职业要求,去尽自己的力量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第三,教师应做到学无止境,坚持学习。我曾经在暑期担任过一个外语夏令营的助教,虽和实际的讲课教师有不同之处,但本质上都是去教导、管理学生,在整个助教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现今时代的变化之快,每一个职业尤其是教师,都应该去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为现阶段学生们接触信息的来源是十分广泛的,即使是当时带的小学学生,也能在文学等方面有着高出我预期的知识程度,因此,教师群体应把危机感化为动力,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存,这样才能够跟紧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总的来说,教师这一职业,有其特殊性,特殊在这一职业需要做到“为人师表”,更要做到“以身作则”。教师必须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遵守教师相关的伦理道德要求,从思想上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在行动上践行教师师德作风,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一分光,增一分热。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