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二十七):传道,授业,解惑

2021-04-30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李俊祺、万梦姣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纵然前路漫漫,吾依砥砺前行

李俊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最早出自韩愈的《师说》一文。中学时代的这篇文章使我第一次对教师这份职业有了初步认知,即:教师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疑答惑的人。当然这种感知在当时是模糊、抽象且不具体的。

   抱着这种看法,我懵懵懂懂地踏进了大学的大门,也许是缘分,报考专业时,我阴差阳错地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成为一名“准”汉语教师。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让我有幸接触到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同学,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汉语教师自身所洋溢出的青春、朝气、理想、激情。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东西虽无法用语言比拟,但极富职业魅力,这种魅力让我逐渐明晰汉语教师的职责具体是什么:

   我认为汉语教师的职责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传道”,主要指: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文化传播的内容涉及: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每一位汉语教师皆是“中华文化的使者”,都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使命,这项任务不仅光荣且极具挑战,要求每一位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质以及文化修养,能够言传身教,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格,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

   二、“授业”特指教学的基本内容:即教授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在掌握语言本体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汉语进行熟练交际,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技能,能够采用各种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解惑”是指老师要有效解答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提出的各种疑惑。疑惑可能是课堂中的与学习相关的,也可能是课堂外与文化、生活、个人相关的。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答疑解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学生充满好奇心、敢于提问的常态。

   以上便是我本人对汉语教师职责的浅显认识,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从未踏出国门,也未从事过真正意义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我对此充满信心,我相信阴霾终会过去,一旦有机会,我定会坦荡前行,为汉语的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汉语国际教师的基本素养

万梦姣

   我第一次听说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是大学本科时,一位朋友在她姐姐的推荐下选择了这个专业,那时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仅限于教外国人汉语,而且存在一种误解,即中国人都能教汉语,为什么要专门开设一个专业呢?如今自己就读这个专业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太无知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汉语国际教师的一条途径。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师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首先是扎实的汉语知识储备。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教育对象是异国人,在他们的观念里人人平等,一位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老师在课堂上无法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的威严丧失,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就没有了尊重,之后的课堂便很难进行下去。汉语国际教师与本土语文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国际教师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导致教学内容存在差异,即不是传授学生复杂的汉语语法知识,而是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培养技能的意识。

   其次是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中文教育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不免会出现交际障碍,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师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教师在与之交流时应注意说话方式和话题,了解该国家的禁忌,避免说出不该说的话,从而产生误解。

   最后我认为无论哪种教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位优秀的汉语国际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汉语知识,还包括良好的学习方法、包容多元化的的心态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国际教师不是一件易事,我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努力向之靠近。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