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三十五):心怀热爱,放眼未来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20级丁消飞、祁祝安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丁消飞
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其实最一开始我是不知道的,属于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个专业。大学开学很久之后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仍然是零,感觉并不喜欢这个专业,直到后来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人,他们都或多或少的有对外汉语教学的经历,才真正开始去了解这个专业、接受这个专业。后来考研的时候犹豫了很久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考汉硕。现在来兰大已经近一年了,在平日里除去学习和生活,闲暇时间也会思索一下自己的未来,思索一下汉硕这个专业。而对汉硕这个专业了解得越深越感觉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2000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中提到:对外汉语教师要“热爱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热心弘扬中华文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依此,我认为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做到几点。
一、尊重文化差异、遵守法律法规。对外汉语教学往往是在多元文化背景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信仰等方面不同的学生,这就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宽广的胸怀,认真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给予尊重,这样才有助于教学的展开。同时,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从某一方面讲,也代表着中国人这个群体,他们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小处说会影响学生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往大处说会影响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认同与理解。所以,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遵守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使学生了解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
二、专业知识与能力。身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教好汉语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因此我们要具备扎实的汉语专业知识。同时,中国文化知识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汉语的同时也在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素养,在汉语教学的同时融入文化教学。除此之外,跨文化交际学、第二语言习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社会学等的知识同样是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跨领域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科,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在日后的教学中得心应手。
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进行教学,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以学生为本还要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多观察学生照顾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一名合格的国师中文教师的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这条路上也并非是一路坦途,不过我坚信我们能克服沿途的艰险。用一句话勉励所有的汉硕人,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热爱与坚持
祁祝安
作为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开始我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认知是浮于表面的,认为这个专业无非是教授汉语,与平日里我所接触到的语文教学并无太大差别。正是因为考研这个契机,我不再作为一个旁观者去了解这个专业,而是站在学习者、参与者的位置上逐渐与之深度接触,慢慢的我对于汉语教师这个职业也开始有了一个更新、更具高度的认识。
在我心目中,想要成为一个好的汉语教师,首先需要的是热爱和坚持。这样的一个专业在赋予了我们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时,往往还需要我们远赴他国异乡,在文化差异的摩擦下顺利的完成教授汉语的任务。因此,如果不热爱这个专业,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差异就很难适应当地生活环境。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并且真正的去融入,甚至投身于这个专业当中需要热爱,也需要坚持,这是我所认为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最需要的特质。
本科的时候,我曾进行过为期半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习,这次的实践经历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时常会面临困惑和不解,例如专业知识的欠缺带来的不自信,还有在与学生相处之时所需要注意的尺度等问题。因此,我认为对于汉语国际教育这个复合型专业而言,教授汉语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汉语知识,和广博的、不断更新的文化知识,还需要掌握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等。与此同时,学会如何和学生交往,并且知道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尤其是面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学生时,用广阔的胸襟包容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于帮助他们学习汉语都是十分关键的。
想要做好以上这些,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相信通过不断的坚持和学习,我们最终都可以肩负重任,成就自我。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