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四十二):疫情之下的赴英汉教之旅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培养500多名学生。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汉语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2019级韩梅梅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疫情之下的赴英汉教之旅
韩梅梅
四月份的爱丁堡,阳光明媚,清风徐徐,每户小院里的水仙花都开得正盛,因疫情关闭的商店也开始重新营业。在经历了一年的封锁之后,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慢慢苏醒。
决定来英国是在2020年的6月份。那时,原本参加的赴韩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因疫情取消派出。作为汉硕学子,不能真正去海外接触汉语教学第一线,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后来,英国BC项目开始选拔志愿者,虽因疫情犹豫再三,但我最终还是在导师和家人的支持下报名参加,并于12月成功赴英。
BC项目是由国内的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共同组织的汉语助教项目,所选拔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将被分配至英国的各个中小学担任汉语助教。
我任教的学校是位于苏格兰的Merchiston Castle School,这是一所私立男校,国际生占比较大。学校的语言部门主要有汉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其中选择中文的学生人数最多,这得益于我的mentor(工作上的指导老师)常老师。她是一名经验丰富,对教学富有极高热情的教师。她对教育的本质和教授汉语的方式有着独特见解,每每与其交谈,都令我受益匪浅。
英国学校每学年都有三个学期,我的工作是从冬季学期开始的。受疫情影响,苏格兰各学校的冬季学期均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为了让线上课堂变得有意思,我和mentor决定结合网络视频讲授语言点,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能够直观地看到真实的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拉近了学生和中国的距离,深受学生喜欢。不少学生表示,很希望以后可以去中国旅游和留学。
除了看视频学汉语的课程之外,我还负责教授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汉语母语者的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大多来自香港,但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他们的中文素养,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我为他们设计了中文写作课和辩论课。学生们从刚开始需要绞尽脑汁地写一篇作文,到现在自觉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写进习作,我很为他们高兴。其实,作为一名只在国内教过留学生的新手老师,面对海外复杂的汉语教学对象,我是很忐忑的。然而,每次上完课学生的“谢谢”以及看到学生的进步,都让我对于成为一名汉语老师多了些许信心。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我还作为评委出席了全英汉语口语大赛,来自各个中小学的参赛选手在这里诉说着他们与汉语、与中国之间的故事。我惊讶于选手们的汉语水平和英国汉语教学的规模,也为汉语能如此受英国中小学生的欢迎而骄傲。
回想当初,因英国疫情反复,原定于9月份的派出一直推迟至12月。等待的过程很煎熬,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因国家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安全走出国门并安全归来。赴英之后,语合中心和大使馆又接连寄来防疫包裹,这让在海外的我们,因为是中国人而产生真切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很感谢自己能够有机会接触真正的汉语课堂,对成为一名汉语教师有所尝试。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我深知在汉语教学这个领域,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而努力。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汉语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