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留学兰大(二):我在兰大学汉语

2021-11-11  兰州大学文学院

   国际化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兰州大学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留学生教育在兰州大学文学院国际化办学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兰州大学文学院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目前已录取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学生151人,学术型国际学生26人。各国青年学子怀揣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秉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求,感受着鲜活的中国现代生活。他们相聚在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积极融入文学院大家庭,为文学院国际化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国际学生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形态,每个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了让国际学生感受现代中国的现代社会文化、分享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经验、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文学院组织国际学生,开展在华学习生活感受的大讨论。本次“研学集萃·留学兰大”推出文学院2019级艺术学理论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兰心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我在兰大学汉语

兰心

   在这个阴雨蒙蒙的秋天,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说实话,对以前的我来说,大学生活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大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我想现在的我有一定的体会

   我叫兰心,来自吉尔吉斯斯坦。2019年秋天我来到兰州大学读研,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谁能想到半年之后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当时身边同学都陆续离开中国回到了家乡,我的家人、朋友们都很担心我,但我决定留在中国继续读书。到现在我一点不后悔,我留在这里,看到中国如何疫情控制住的,我就明白在中国是最安全

 

   

   2021年,这会是我在兰州的最后一年,我成为了一名研三的学生。我在兰大三年学习生活十分丰富美好。在这里我通过了对许多留学生来说都很难的HSK级,而在来中国之前我连想都不敢想。学一门语言,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环境。在兰大我交了不少中国朋友。我的导师赵晓珊老师帮我更好了解课程,写论文时赵老师常会指导我怎么查找资料,怎么去研究;当我对某些知识不明白时我常会询问我的语伴和我的中国同学们,有他们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我。

   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着我们参加和体验。比如,五月份参加了“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省级赛中得了第一名,并且在常萍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作品进入了全国总决赛。决赛中一分钟风采展示的时间,我们决定打快板,我学了一个新的技巧“绕口令”。辅导老师我说:“如果你学会了绕口令,那你以后学汉语就没什么问题。这样我就有了自信,而且收获了不少知识。受疫情影响决赛是线上进行的。我们代表兰大参加如此规模的比赛,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无比珍贵的经验。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更好提高自己,为自己多赢得几笔生活的财富。

 

   

   大学是一个充满才华、学问的殿堂同时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的舞台。大学里老师们会提供给我们很多机会去体验,而我们要锻炼自我,把握青春。比如除了比赛之外参加“敦煌国际文博会”,这让我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了解愈来愈多了。

   大学是美好的地方,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我主要的目标是努力写好论文,顺利毕业,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国际学生都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兰州大学文学院致力于构建多元、多面、多样的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多种渠道以帮助国际学生尽快适应在华生活,通过语伴形式建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友好交流的通道,通过学术会议论坛、专业技能比赛等方式促进国际学生学术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后疫情背景下,国际学生的教育中既要通过各种授课形式保证国际学生学业教育顺利完成,也要做好国际学生疫情防护的日常教育与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出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共同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