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留学兰大(三):我和汉语
国际化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兰州大学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留学生教育在兰州大学文学院国际化办学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兰州大学文学院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目前已录取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学生151人,学术型国际学生26人。各国青年学子怀揣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秉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求,感受着鲜活的中国现代生活。他们相聚在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积极融入文学院大家庭,为文学院国际化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国际学生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形态,每个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了让国际学生感受现代中国的现代社会文化、分享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经验、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文学院组织国际学生,开展在华学习生活感受的大讨论。本次“研学集萃·留学兰大”推出文学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刚果(布)籍硕士生高水儿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我和汉语
高水儿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中国电影,而且对中国武术很感兴趣。武术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使中国闻名于世。从那时开始,去中国成为了我人生中的一个梦想。可是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学汉语,还不知道中文是怎么一回事。
几年以后,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一个好朋友送了我一本汉语书,因为他看到我常在本子上写些汉字,也常在手机上听中文歌,另外在Facebook上也交了一些中国朋友。我当时特别开心,终于能学到更多跟中文有关的知识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慢慢地自学汉语,比如简单的单词和常用的对话等等。可是当时没有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我没办法练习口语,只能自己看着镜子练口语,因此后来我有点想放弃了,只是偶尔看看书或者在网上跟中国朋友聊聊天,学习中文的热情没有以前那么足了。
本科毕业三年后,我终于找到了适合学习汉语的环境。我报名参加了我国孔子学院的课程,跟与我一样的青少年一起学习汉语。在孔院中,能够一起学习的语伴也多了。虽然每个星期只上两次课,可是我天天都待在那儿,找机会就练习说中文。
在孔院学习了一年之后,我通过了HSK四级考试,并且申请了“孔子学院进修汉语一年奖学金”项目,去到山东济南大学交流一年。在济南的时候我特别开心,遇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汉语,十分有趣。
如今我在兰州大学读汉硕,我觉得我的汉语水平依旧不够高,仍需提升,仍有很多要学的知识。希望我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更多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能说口流利的汉语,努力成为中国通。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很多人觉得汉语难学,汉字难学,中文语法太复杂了,等等。我在读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时,有时也会觉得中文语法比较复杂。可是我认为,我们一生中不应该考虑难还是不难,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只要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勇敢面对,都会努力想办法解决。学习是个长时间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全部,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不要放弃,活到老,学到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国际学生都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兰州大学文学院致力于构建多元、多面、多样的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多种渠道以帮助国际学生尽快适应在华生活,通过语伴形式建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友好交流的通道,通过学术会议论坛、专业技能比赛等方式促进国际学生学术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后疫情背景下,国际学生的教育中既要通过各种授课形式保证国际学生学业教育顺利完成,也要做好国际学生疫情防护的日常教育与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出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共同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