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留学兰大(五):我在兰大挺好的

2021-11-21  兰州大学文学院

   国际化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兰州大学提升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留学生教育在兰州大学文学院国际化办学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兰州大学文学院坚持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学生,目前已录取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国际学生151人,学术型国际学生26人。各国青年学子怀揣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秉持着对知识的热爱与渴求,感受着鲜活的中国现代生活。他们相聚在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大学,积极融入文学院大家庭,为文学院国际化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国际学生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形态,每个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为了让国际学生感受现代中国的现代社会文化、分享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经验、提升国际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文学院组织国际学生,开展在华学习生活感受的大讨论。本次“研学集萃·留学兰大”推出文学2019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越南籍硕士生赖氏玉琼、2020汉语国际教育马达加斯加籍硕士生钟春雨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身在家中 心在兰大

赖氏玉琼

 

   我叫赖氏玉琼 (LAI THI NGOC QUYNH),所学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不知不觉我已经回国快两年了。有一些人一跟我见面就问我:“你还在家吗,不打算回中国吗?”每次我只能微微一笑,然后说我在等中国政府让留学生返校。时间也过挺快,有时候我真的忘了是一个在外国读书留学生。但是我也拒绝了一份好工作,因为我想如果工作太忙了,我可能就没有时间读书了。同时我也选择休学,因为我害怕休学的话不会努力学习了,再说我还希望明年春节我们能回中国。

   在家里,每天我过得都一样,一点儿特别也没有,甚至算得上挺无聊的。天天看书,拉小提琴,做饭打扫卫生。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在家自学不如在学校跟朋友们听老师讲课。而且还有课程注册的问题,需要跟老师们联系然后自己在家阅读文献资料交作业,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偶尔会埋怨自己,为什么那年我回国但是最后想来想去我觉得在家也不错。比如我能多抽些时间陪父母,还有照顾两只狗。我不用在线学小提琴,我能在家里练习,拉琴水平已经有所提高。再说在自己房间练习拉琴比在宿舍好得多,因为不会打扰室友。特别是我每个星期都可以去综合图书馆查找阮攸诗歌的资料。因为我的论文题材是“比较李白白居易与阮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所以在越南我找到许多与阮攸的诗歌有关的书籍和论文。

 

我在家自学

   此外我继续在社会人学科学大学参加文学讲座和“咖啡学术”更深入地体会到老师们在越南开展文学学术研究的奉献精神。我还努力追求艺术,无论是将艺术用于娱乐休闲,或为国家文学服务。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中国的线上文学会议讲座。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我积累知识,提高我的中文听力水平,而且让我感到自己跟在中国学习一样的。

 

社会人学科学大学的讲座

   但我还是盼能早点儿返校,再看兰州大学,跟导师与同学们见面,甚至只是再感受一下兰州舒适的天气......

 

我在兰大的学习生活

钟春雨

 

   我叫钟春雨(HASINIAINA) ,来自马达加斯加——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岛屿。

   我是2018年9月份来到兰州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在学习方面,我读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那时候周围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十分陌生,全班同学都是中国学生。一开始,我一直想怎么跟他们交流,不确定他们会不会接受我这个外国人我们肤色不同,文化各异,在思想中文水平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大学的学习模式与自己国家的大学在教学方法学习节奏课程安排上,也有很多不同。尤其是在兰大,大家都用中文上课,课堂上留学生不一定完全听得懂老师讲的内容。我感觉压力有点大,想赶上同班同学,我必须得加倍努力才行。在兰大的这三年,我得到了多来自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我我的中国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时间过得真快,我在2021年7月顺利毕业。

   虽然我毕业了,但受疫情影响我无法回国。因此,我又申请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继续读书。现在学习刚开始两个月,全班70名学生,也是只有我自己来自外国在这个新专业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希望这个专业能给我带来惊喜。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巨大的环境变化的确是锻炼一个人毅力和适应能力的最好的机会。我在兰州大学的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国际学生都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兰州大学文学院致力于构建多元、多面、多样的国际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文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多种渠道以帮助国际学生尽快适应在华生活,通过语伴形式建构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友好交流的通道,通过学术会议论坛、专业技能比赛等方式促进国际学生学术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后疫情背景下,国际学生的教育中既要通过各种授课形式保证国际学生学业教育顺利完成,也要做好国际学生疫情防护的日常教育与管理,目的在于培养出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共同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