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学在假期(一):构建知识结构,夯实专业基础

2022-03-07  刘子硕

   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第二党支部于寒假期间开展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支部十八名党员积极创新学习模式,主动投身支援服务,践行了新时代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也为自己的假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专业能力,所以用科学的理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打好自身专业基础格外重要,党员尤其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各位党员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参考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充分阅读了一大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著作。为打好母语基础,掌握实用教学内容,党员们阅读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现代汉语》《汉语语法三百问》等;为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提升实践能力,党员们阅读了《对外汉语综合课优秀教案集》《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手册》;为日后的海外教学实践做准备,提升自身文化适应能力,党员们阅读了《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等著作。

   通过对这些重要著作的认真研读,党员们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也能够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重新理解自己的母语,同时提升了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石明艳得到了很多收获:“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差异所在,尤其是对于语法教学中语法项目的讲解方法有了更近一步的掌握。”王诗楠在认真阅读完《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对外汉语语言点教学150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著作之后总结道:“开卷有益,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为将来的汉语教学实践打好基础。”

   在本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同学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提升自己,也通过志愿服务工作,增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里。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已经从规模扩大发展到了提质增效阶段,在这一新阶段下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此时身为未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生力军的我们,应“铁肩扛道义,妙手著文章”,不负韶华,只争朝夕。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