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六十六):国际中文教师是一份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2022-04-27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截止2021年6月,已培养留学生151人,中国学644人。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郑蕊、岩雨彤两位同学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国际中文教师是一份崇高而伟大的职业

郑蕊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汉语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再加上2013年“一带一路”提倡,汉语学习更是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学习汉语成为一股热潮,由此产生的对国际中文教师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然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一时之间,该专业的学生出国做志愿者成为一种奢侈,这大大影响了国际中文教育的职业发展。无论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国际中文教师都积极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继承并发展着国际中文教师独有的职业精神。

   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可以以新冠疫情爆发为分水岭,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可以称之为一片大好。该职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扩大了对汉语学习及培训服务的需求量,为国际中文教育在沿线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为主旨,对国际中文教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催化了汉语国际教育由语言文化教育教学方式转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多元传播模式。新冠疫情爆发以后,国内外疫情形势严峻,各国均采取相应政策,限制人员流动,这也使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从而限制了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

   面对如此情形,国际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国际中文教师可以选择出国教授汉语,也可以留在国内进入培训机构,教授国内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在疫情的影响下,国际中文教师选在国内就业。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有不同的职业选择,有的毕业生选择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的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国内当一名中小学的教师;还有的毕业生会选择进高校做辅导员抑或是考公务员等等。在疫情爆发以后我们会发现出国当中文教师的毕业生大大减少。

   针对此种情形,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方面应延长本专业的学制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能力,练就出色的汉语教学技能;政府层面,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和渠道,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个人层面,国际中文教师应该培养强大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国际中文教师应该锻炼自己教学的能力,尤其是线上教学的能力。这样,即便不能出国,我们也能在线上为各国学生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

   国际中文教师是一份崇高而伟大的职业,国际中文教师有着高尚的职业精神。他们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有着深沉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使他们能够远离故土,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这样的热爱使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挫折;这样的热爱使他们身处异国,面对疫情也依然无所畏惧。他们有着工匠精神——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坚持。他们给与学生最大的耐心和爱心,他们在国外努力传播中国文化,他们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好实践者,他们虽平凡却伟大。

   我很高兴也很自豪自己能够踏入国际中文教学这条道路,我对这份事业充满了无限热情,相信在兰大的三年里我能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希望我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将汉语传至国外,将中国文化传至国外。

 

努力成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岩雨彤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一条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稀少的一条,这让我的人生如此与众不同。”或许国际中文教师这条路现在还不够广阔,或许这条路还有许多泥泞和荆棘,但每年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又或是公派教师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奔赴国外,传播中国文化,教授汉语。作为即将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把握机会,好好提升自我,紧跟时代的发展,致力于发展和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由于教学的特殊性,我们的工作与祖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努力成为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之前在辅导机构教初中英语时,有一个很大的体会:对小孩或青少年的教学一定要寓教于乐,我记得在教学的初期,我害怕太放松会使课堂失控,所以努力让自己扮演一个“严厉铁面”的老师,但经过几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似乎并不喜欢这种方式,上课也无精打采。这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进行调整,在练习阶段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们在玩中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而且一段时间后看到同学们上课状态的改变我也很欣慰。我认为汉语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也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会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

   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国际中文教师的责任很大,我们需要继续不断努力。愿所有的国际汉语教师都能以卢新宁的这句话共勉:“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中国。”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