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九十四):一路坚持,遇见花开

2022-11-05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截止20226月,已培养留学生161人,中国学生704人。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届校友、埃及卢克索大学孔子课堂公派教师吕晓萍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一路坚持,遇见花开

吕晓萍

   “就在世界某一个角落,有你和我在认真的绽放,汉语之花盛开在地球上”,非常庆幸自己也成为了汉语之花的一个小花瓣。从本科到硕士共六年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学习,从10个月的菲律宾汉语志愿者到现今赴任已满七月的公派教师汉语教学实践。细细回味这一路的经历,也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也更加坚信:只要坚持汉语教学之路,总会遇见汉语之花盛开。

   2018年本科毕业后是像高考完一样开心的夏天,就连下大雨都是让我觉得很开心的。下一个征程即将开启,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九月,伴着爽朗的秋风来到兰大报道。当时学校正在筹备110周年校庆,到处透露着欢欣的气氛。报道时一切都井然有序,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暗自开心:这一次终于不用军训了。新生典礼时坐在宽阔的体育馆听校长和各位老师发言,也对未来两年的学习充满了憧憬,暗暗地想,好不容易考上,千万别被退学。

   班里同学们流动性很大,第一学期末就拍了毕业照,一年内拍了本科毕业照和硕士毕业照,这种经历也是很神奇了,也逐渐意识到大家还没来得及好好了解就即将奔赴各自的汉语教学之旅。在报考志愿者岗位时,经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最终选择了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菲律宾是英语国家,文化也比较多元化,主要信仰基督教,且菲律宾有着悠久的华文教育历史。2018年12月到西安参加志愿者面试,半个月后登录平台显示通过,2019年3月到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为期40天的岗前培训,6月份岗位分配为孔院的菲律宾教育部志愿者,7月独自到达广州,在白云机场和同一岗位的志愿者们集合,踏上了赴菲的征程。

志愿者培训大合影

   菲律宾教育部汉语教师志愿者,主要负责公立学校的本土汉语教师培养,因此教学对象是本土老师,共有15名志愿者,每人负责2~3所学校,每所学校大概有2-3名本土老师,在提升本土老师汉语知识和汉语教学水平的同时,也会到课堂帮助本土汉语教师示范并纠正学生的发音,起到一定的辅助教学作用。学生都是初中生,非常的活泼,记忆知识也比较快。此外,也负责组织YCT考试以及以及一些汉语文化活动,如中文歌学习,剪纸,节日文化介绍等等。

学校校庆时和同学们一起唱中文歌

   实习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结合教学实践完成硕士论文,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时间和空间对于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限制,因此在毕业论文中主要研究尝试将录屏式微课这种线上形式作为辅助手段,运用于菲律宾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中,完成论文初稿后,疫情就开始了。独自在学校生活了两个半月,然后回国。虽然一路很坎坷,但这一路的坚持也带来了很多的成长和收获。在异国生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万幸也遇到了很多很多关心自己的人,主校校长真的超级好,像对女儿一样关心我。

聚餐合影。

   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县级市的高中英语岗位,衡量再三还是选择放弃。之后在私立学校教高中英语一年,辞职后恰好看到公派教师公告,于是主动联系了解,最终报名了首师大合作的卢克索大学孔子课堂。之后一边准备材料和面试,一边在北京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半年,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上司和同事,思维和眼界也开阔了许多。

   在疫情的影响下,准备各种材料的复杂程度也更大些,幸亏有朋友的帮助,比较顺利。转眼又到了赴任的时间了,2022年3月30日从张家口出发到首都机场刚办完托运,得知本来要一同赴任的另外一位老师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一同赴任,虽然有些犯难,但是只能硬着头皮只身从亚洲飞到非洲,31日下午终于到达了开罗,在机场等待近五个小时转机到卢克索,到晚上9点飞机降落,看到接我的老师才把紧绷了一路的神经放松下来。

孔院日活动观看汉语电影

   卢克索是著名的古埃及首都底比斯,古老的神庙和有着众多埃及法老坟墓的帝王谷都让人倍感震撼,这些三四千年前的建筑极为精美,设计也是巧夺天工,墙上的雕刻和文字都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而悠长的历史故事。赴任前深深地被这些文化所吸引,但是到任后才体会到非洲大地的变态炎热,从4月~9月底,基本每天气温都在40~42度,最热的时候46度,5月份起了三次荨麻疹,特别的失落,绝望,也在向当地人了解如何适应这种高温天气。十月初气温刚降为37度时,竟感觉到了一丝寒冷,身体的冷热感知机能都快失去理性了。假期到开罗和亚历山大这些城市旅行,当看到狮身人面像和胡夫金字塔时,就像看到了鲜活的历史书,难以形容的神奇了。

金字塔留念

   教学方面,主要负责中文系四个年级学生的课程教学,此外,还有社会班的汉语学习爱好者,其他就是一些活动的举办,例如“孔院日”活动、“汉语桥”比赛以及使馆组织的各类比赛和线上讲座。在五月份举办的第21届汉语桥大赛埃及赛区的比赛中,辅导的中文系三年级学生雷冰最终在决赛中获得“汉语桥比赛埃及赛区二等奖”。6月份和7月份负责暑期社会班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是当地导游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商人和公务员。左图是汉语桥辅导教师证书及奖品。

社会班结课时和部分同学的合影留念

   新学期开始主要负责中文系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语法学课程,语法学课程是比较复杂的。汉语语法的灵活性也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例如,什么时候加“了”;什么时候加结构助词“的、地、得”,什么时候不加,如果加和不加都可以又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的”是结构助词,什么时候是语气词,如何解释清楚,如何用最典型的例子讲解,这都是很考验教师知识储备的。在近1个月的教学过程中,也开始思考语法课程的一些问题,语法学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其实是很关键的,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但是,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做到趣味性和科学性并存,知识点的适当练习与语法知识系统性相平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尤其要注意不断充电学习。四年级的学生目前在学习复句,在展示造句作业时发现很多符合语法却表意不明的句子,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改错,大家的记忆深刻,通过分析其他同学的偏误也明白了自己在造句时存在的问题。

和四年级几位同学合影

   11月开始,继续负责社会班的汉语教学,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自己的心态在不断调整,不断变化,希望可以再接再厉,元气满满地上好每一节课,也超级感谢老公和家人对我的支持和包容。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校友简介:吕晓萍,兰州大学文学院2020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在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2022年4月赴埃及卢克索大学孔子课堂担任公派教师,为期两年。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