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〇一): 既然选择,必将坚守

2023-04-06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截止2022年6月,已培养留学生161人,中国学生704人。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硕士生王洁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既然选择,必将坚守

王洁

  电影《阿甘正传》中说到:“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那一颗是什么味道。”查到大学录取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怀着懵懵懂懂的心态便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在本科的四年时间里,我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还不足以应对未来的职场。因此,在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深造,在读硕士的这段时间里,我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课堂,这些都丰富了我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认识。

  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密切,世界范围内必然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2020年首届世界汉语大会之后,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开始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学习的主课堂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全球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汉语热”。因此,我认为国际中文教育是一个前景广大的专业,我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经过几年的接触与学习,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专业,我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挑战自我、喜欢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接触与交流、喜欢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我认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并且我会在这件引以为豪的事情上越走越远。在将来,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孔子学院的选拔,在二年级的时候顺利派出,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我会把握派出的机会,突破自我,努力提升自己海外实践的能力。诚然,这就需要在走出国门前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合格的国际中文教师。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首先,要有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基本知识,以便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内容,还要掌握所执教国语言的基本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与学生交流。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法和文化知识两个方面。掌握汉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将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策略的理论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中。在面对不了解汉语文化背景和国情的外国学生时,语言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所以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并运用于教学活动。最后,还需要具备一些综合能力,国际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很快适应国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与所执教国的学生、家长、同事进行愉快而顺畅的交流。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文化冲突与文化休克都会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种种不便,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会使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教师感到温暖许多。

  我曾经有过短暂的实习经历,包括给留学生做PPT课件,上过几节汉语读写的课程等。我发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初登讲台还是会有种种的不适应。在做课件和备课的过程中,存在自己手中的教学资源较少,PPT不够精美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较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举出的例句没有符合学生的汉语水平,导致很多的同学听不懂,花了许多时间用于解释别的字词。虽然每节课之前我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但是总会有一些小插曲出现。这些实习经历也暴露出了我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单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邓文婧老师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这门课程,就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模拟留学生课堂,运用所学的不同的教学法进行演练,演练之后邓老师会和我们一起讨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帮助我们共同成长。此外,南小兵老师的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让我对二语习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始思考利用二语习得的理论如何更有效的指导汉语学习;曾芳老师的教学案例丰富了我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使我了解了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案例;郭茂全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的设计每一堂课。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以后的在校学习生活中,我将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为孔子学院的面试打下基础,为将来走出国门的实习提供知识与能力的支撑。我身边有很多的学长学姐们以及同级的小伙伴都去了海外实习,足迹遍布各个国家,她们在朋友圈分享的各种美食,分享的海外各种奇闻异事,分享的学生们发生的各种有趣事迹都吸引着我,虽身在国内而心早已追随着飞了出去。厚积才能薄发,今日打下的所有基础都是为了来日从容应对课堂上发生的各种问题。李开复说道:“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国际中文教师始终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使命,他们是汉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外文化衔接的纽带,我愿成为其中的一员,实现自我蜕变的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虽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