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〇三):秉持热爱,砥砺前行

2023-04-07  兰州大学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截止2022年6月,已培养留学生161人,中国学生704人。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硕士生葛思琪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秉持热爱,砥砺前行

葛思琪

  说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学习,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这条求学之路上走了五年而最初高考毕业后的我,却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点了解。还记得高考毕业后正在填报志愿,我想要填报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一类专业,在看到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名的时候,找到关键词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专业是为了教外国人汉语。当时,只想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我不知能否承担这一重任就这样在忐忑中我开始了大学的专业学习。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渊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更令人惊讶的是专业设置的学习课程涵盖极广,不仅有语言本体的课程,包括中外文学史、民俗文化课等,当然关于教育教学以及心理方面的课程也有很多。从这些课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中国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深刻认识到了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大学本科毕业后,本该找个教师相关职业的我,却想到了在大学四年里还没有过一次教外国人汉语的体验,就这样步入职场是否会有些遗憾呢?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决定考研了。最终我成为了兰州大学的一名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生,怀揣着热情和希望,来到了这里。

  我想,选择继续考汉硕的原因还是因为热爱吧,想尝试把自己喜爱的中华文化和汉语传播出去,把它们教给其他国家的人们,让他们能以中国人的语言——汉语为媒介,从而了解更多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化。国际中文教师正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像蒲公英一样飞往异国他乡,传播中国的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在成为研究生后,学校组织了几次学长学姐在国外教汉语的经验分享会,也在学校的公众号专栏上展示了一些同学在外实习的经历,看了这些经历后,我的心里颇有感触,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无疑要不断地学习,丰富和充实自己。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首先,扎实的汉语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是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教师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活动,并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我们知道,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语言课、语言理论课和文化知识课。语言课包括语言技能训练课,还有从语体、语用教学角度开设的课程。语言理论课包括语音课、词汇课、语法课、修辞课还有文字学。文化课包括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化,此外还有开设汉字书法、中国绘画等。为了能够尽到国际中文教师的使命,教好汉语,让学生们学好汉语,我们要不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深造,学好语言本体知识。同时我们也应多多涉猎中国文化习俗知识,如果能够学好一两门中华才艺,那就能在自己出国实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要知道在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当包括汉语理论知识、语言教学法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以及文学、文化知识。

  其次,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要有优秀的教学能力,掌握好教学基本功。精通汉语是“内功”,了解、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法流派,通过教学将知识教给学生,这是“外功”。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提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备教材教具。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因材施教,只有了解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学习特点,才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同时,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上教授汉语,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和整齐规范的板书也是不可缺少的。出国教学的国际中文教师更是要掌握一些所在国家的语言中常用的词汇,熟悉所在国的文化禁忌。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国际中文教师更是要具有一定的电脑技能,能够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则是要树立国际中文教师应有的意识。我们要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有三个方面的任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和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因此,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面下功夫,更要树立很强的学科意识和学习、研究意识。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辨别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对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再将规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当然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国际中文教师要树立起一种职业意识,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对自身职业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自觉提高自我职业素养的动力,才会做主动完善自我的有心人。

  现在,中国正不断走向新的繁荣发展,中国的声音也应该被世界上的更多人所聆听。汉语作为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载体,正是人们了解中国故事的最好渠道。希望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者的我们,能够到国外教授汉语、弘扬中华文化,将自己的所学真正落到实处。也许到国外教学会充满坎坷,但相信努力奋斗的我们都能在这一过程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最美好的回忆。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