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一三):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截止2022年6月,已培养留学生161人,中国学生704人。兰大汉硕学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大汉硕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汉硕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汉硕学生了解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级硕士生吴娱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国际中文教师就是一个满怀理想的职业
吴娱
如果我现在问你为自己选择一份职业的标准是什么,你的脑海中会蹦出怎样的关键词?是薪酬待遇?所在城市?还是社会地位?未来发展?答案一定会有很多,因为一份职业的选择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你问我,我想我的答案可能会是职业理想。在我看来,虽然现实层面的考量是必要的,但决定我能否一生从事某一职业的原因,一定是与理想有关。而国际中文教师就是这样一个满怀理想的职业。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长河中,人活一百年也不过是渺渺尘埃中不起眼的一粒,人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确认自我的存在,追寻自我的价值。而人确认自身,实现自我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从事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国际中文教师就是这样一份具有高度自我实现感和成就感的工作。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教书吗,只不过学生是外国人。但我想他们可能看轻了这份职业所承担的责任。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是:国际中文教师在海外承担的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观点虽老但不过时,而且我要说,在当下,国际中文教师所承担的责任要更重。以前我们急于让世界看到我们,恨不得一股脑把自己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到别人面前,想要得到别人对我们的肯定。而现在,世界已经无法忽视我们,我们已经走到了所有人的面前,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国际中文教师面临着一个姿态上的转变。我们的文化传播不能再延续以往的思维模式,去靠古老文明吸引他人的眼球,而应当主动地、积极地去传播当下中国的风貌,让世界了解一个既有丰厚博大文化又有灿烂辉煌现在的当代中国。每一个在海外任职的国际中文教师承担的都是互通文化,消除歧视,维护和平的重任。
艰巨的重任意味着高标准和严要求,对国际中文教师的要求往往要高于同类型其他职业。这些要求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对教师本职的要求,“国际中文教师”归根结底仍属于教师行业,要遵守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教学能力、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等。但国际中文教师在这些能力上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同于幼师、中小学教师和大学老师,比如由于所教对象是非母语者,因此在教学用语的选用上要格外注意,经常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用上也要格外谨慎,避开文化禁忌,否则就会容易引起误解,甚至造成文化冲突;在与学生的沟通中由于彼此语言不通,也使得互相了解对方心意成为一件难事。
除去对教师本职的要求外,这一职业还要求国际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这是同类型其他职业所没有的。对外汉语教学归根结底是一门二语教学,要遵循二语教学的规律,懂得一些当地的语言对于汉语的教学工作一定是有益而无害的,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优化教学方案。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与学生沟通,避免与学生因语言不通产生误解,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国际中文教师的另一要求就是要掌握基本的宣传和策划能力,比如能够运营微信公众号、撰写活动新闻、写策划组织活动、视频录制剪辑等等。国际中文教师既是中文的教授者,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学会运用最新的媒介。在海外,尤其是在孔子学院,这些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上这些都是技能上的要求,但除了技能上的要求外,这一职业还在思想认识上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本人拥有先进的文化意识,广阔的文化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平等地尊重和了解每一种文化,发挥好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确定了理想职业也了解了该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我自身现有的能力和条件是否会有助于我的职业选择?以及会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从学习经历来说,我本科攻读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虽然是跨专业的学生,但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之一,很多课程在内容上存在重叠,比如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等,因此我也不算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而且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十分注重文字能力的培养,我在本科期间进行了非常多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要更为敏锐。这为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奠定了良好的专业能力基础。此外我还在本科期间通过了CET6的考试,取得了普通话二级甲等的证书,这些都是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基础条件。就实践经历而言,本科期间我曾在地方融媒体中心实习,主要工作就是校对和撰写新闻稿件,同时还接触了视频拍摄和剪辑的相关工作,掌握了新媒体运营的基本技术。这一系列的工作经历对我未来外派孔院承担相应工作无疑是有帮助的。就个人爱好来说,我是太极拳爱好者,是当地太极辅导站的学员,熟悉基础的太极套路。平时还喜欢练毛笔字,每逢春节都会为家里剪一些窗花。这些都属于国际中文教师要求具备的中华才艺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从职业理想、职业素养和职业经验三个维度谈论了自己所认为的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的理由、要达到的标准和已有的条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努力方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努力。“苟日新,日日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