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六〇):矢志汉教,文化传薪:奔赴汉语教学的星辰大海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蒋朵朵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矢志汉教,文化传薪:奔赴汉语教学的星辰大海
蒋朵朵
我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缘分,始于本科入学之时。初涉这个专业,我便深深被其独特魅力吸引。本科期间,我积极参与各类中文教学比赛,在一次次的角逐中,不断打磨教学技巧,积累实战经验。那些紧张备赛的日子,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到反复演练教学流程,再到根据评委反馈不断改进,都让我对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科毕业的学长学姐作为公派汉语教师分享的经历,更是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他们讲述在异国他乡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的故事,那些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互动的点滴,以及看到学生们对中文从陌生到热爱的转变过程,都让我无比憧憬能走上同样的道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中,我也写到:“我一直感叹自己是个比较幸运的人,在高考报志愿对所有专业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迷茫的进入本专业,但在专业四年的学习中,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找到了职业目标。很幸运能遇到特别好的专业老师,老师们很敬业、学术水平高、讲课很有魅力,让我在课程中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在我毕业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毅然选择了考研深造,向着国际中文教师方向努力。感谢所有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做出贡献的学者,让我的论文有据可依。感谢强大的祖国为本专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祝愿所有汉教人能在这条路上抒写春诗”。
进入研究生阶段,我有幸获得了手里中文与弗吉尼亚大学线上中文助教的实习机会。在这段实习经历中,我接触到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深刻体会到跨文化教学的挑战与乐趣。面对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我努力调整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时,我不再单纯依靠字面解释,而是通过展示图片、播放短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内涵。通过这次实习,我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在国际中文教育这条道路上,我深知会面临诸多挑战,但过往的经历让我坚定了信念。我相信,只要保持热爱,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中文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际中文教育,绝非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传授,它更像是一座跨越文化鸿沟的桥梁,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它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古老东方智慧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动展现。每一个汉字,都仿佛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璀璨珍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句汉语,都宛如灵动的音符,奏响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美妙乐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深知作为一名未来的公派汉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华才艺,以便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练习各种中华才艺。我学习书法,在笔墨纸砚的世界里,感受汉字的线条之美和韵味之深。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仿佛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我练习剪纸,手持剪刀在彩纸雕琢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每一刀的起落,都饱含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传承,最终将一幅幅饱含中国传统艺术独特魅力的剪纸作品呈现于世;我还钻研中国武术,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领悟到了武术所蕴含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内涵。每一项中华才艺的学习,都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在未来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多了一份自信和底气。
为了实现成为公派汉语教师的梦想,我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也从未松懈。我努力学习汉语本体知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中国文化等专业课程,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在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课后,我广泛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关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未来,我对成为一名公派汉语教师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渴望能够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将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希望能够在课堂上,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我希望能够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让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绽放光芒;我更希望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或许会有风雨,或许会有坎坷,但我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我深知,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事业,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我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