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五九):让瀚宇之花盛开

2025-04-01  兰州大学文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海建萍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让瀚宇之花盛开

海建萍

  你我为了同一个梦想携手并肩远走他乡,我们短暂相聚就别离也曾在孤独时刻流泪……。每每听到这首歌时,我都为我所学的专业而感到自豪。国际中文教育(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是指面向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中文教育也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才。

  一、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认识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的推进,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政策层面,中国政府对国际中文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语合中心)等专业机构,积极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发布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国际中文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实践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体系。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平台如“中文联盟”等,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服务。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课程,还通过智能测评系统、在线互动等功能,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际中文教育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的选拔、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实施本土中文教师发展支持计划,支持中外高校共建中文师范专业,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本土化、内生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此外,国际中文教育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与世界各国的教育机构、高校、国际组织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孔子学院、网络中文课堂、中文学习测试中心等项目,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为中文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也促进了中外教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体系建设、能力建设、融合发展和数智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和资源服务能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化平台和资源建设等措施,为加快中文走向全球、服务世界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国际中文教育也将继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增进人民相互理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个人职业规划

  作为一名在读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想就目前三年的学习生涯来谈一下我的个人规划。在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年,我将专注于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并提升相关技能。认真完成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框架、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同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我还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知识,以拓宽学术视野;在第二年,我将把重点放在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上。首先,我会争取到国内外教育机构进行实习或志愿服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通过实践,我将更深入地理解中文教学的挑战和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在第三年,我将专注于职业规划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首先,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撰写。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我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学术知识和研究能力。同时,我会开始积极寻找与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就业机会,如公派教师,专任教师等。

  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持续学习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我将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感知和学习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我将积极探索中文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中文教学、开发智能化中文学习平台等,以提高中文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的研究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这一伟大事业中。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我一定能够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们携手共进,共同开创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篇章!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