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八八):跨越语言与文化,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毛育昕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跨越语言与文化,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毛育昕
还记得本科入学前报考专业名称为汉语国际教育,听起来非常高大上,恰巧我比较擅长语文和英语,也喜欢中华文化,感觉与这个专业契合度非常高,汉语国际教育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教授汉语、我们更像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带着崇高的文化使命,也有幸参与了英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的远程中文教学,通过小小的电脑看到一教室热情洋溢的小朋友们,每个人对中文都很有热情,都在努力练习口语与汉字,了解中国的文化、节日、熊猫等,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与骄傲,所以在研究生期间,我也选择了这个专业,现已改名为国际中文教育,想来在考研时,还仔细对比过专业发展上各个名称的优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国际中文教育这个专业也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还涉及中国文化、历史、教育、社会等方面的传播。
本科期间的实践经历,加深了我对这个专业的理解,也为我后续的求学之路指明方向,认识到了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在苏格兰中小学孔子学院的远程中文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我深刻体会到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每周会安排不同的教学主题,通过语言学习促进文化理解。刚开始上课时,教学生们用中文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如“你好”“你几岁了?”这些基础对话不仅帮助学生练习口语,也为后续的文化讨论奠定了基础。通过这种互动,鼓励学生们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中文,增强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文化对比环节,我们也围绕家庭称谓、地理知识等话题展开讨论。例如,中文中的“姐姐”和“妹妹”明确区分了长幼关系,而英语中的“sister”则较为笼统。这种语言差异引发了学生对文化背景的思考,他们开始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此外,我们还探讨了苏格兰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比中国更大的国家。这些问题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中文词汇,也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
教写汉字时,学生们跟随演示进行练习“你”和“好”,并通过摄像头向我们展示书写练习成果。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插入了一些文化相关的有趣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中国的新途径,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泼。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用中文回答“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哪些内容让你印象深刻?”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学们也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激发了他们文化探索的兴趣。
此次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是跨文化对话的实践。通过与苏格兰学生的互动,我们不仅传播了中文知识,也促进了文化理解与友谊。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更多文化元素,将是我不断学习的重要方向。
在研究生学习生涯正式开始前,通过假期提升计划等,我学习了舞蹈、葫芦丝、书法等技能,培养了我的专注力和耐心,也提升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渴望培养自己的特长,在技能大赛中或汉语学习者面前展示自己和中国的文化,通过兰大的课程,在不断的实习实践小组活动中,显著提升了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在经历了系统的专业课学习后,我发现我们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完整全面,有理论输入,有实践输出,不仅在培养我们的专业素养,更注重的是培养大家真正实用多样的能力,我们参加了教学技能大赛、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论文的交流学习、学院也组织了专业书籍的读书交流会、在教学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正通过语言教学,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也可以通过语言学习,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汉语学习的热情持续升温,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汉语热”。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也已有69个国家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例如,俄罗斯将汉语考试加入了俄罗斯“高考”,成为全球首个将汉语加入本国“高考”的国家。汉语热不仅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就业机会。我也一直认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随着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汉语教学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课程后,我更注重将多元化教学法结合,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如在教“购物”场景时,设置模拟商店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完成购物任务,在交际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将文化融入教学将中国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非遗、书法等融入语言教学,通过让学生体验包粽子、写书法等活动,加深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理解。
当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教学中,我们也能运用更多的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上的优质中文教学资源,如中文学习网站、在线课程平台等,推荐给学生自主学习。全球化合作与“中文+”等项目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交流和国际理解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增强,国际中文教育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