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文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一九一):于时代潮头,逐国际中文教育之光

2025-04-24  兰州大学文学院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946人,向39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25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孙亚楠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于时代潮头,逐国际中文教育之光

孙亚楠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国际中文教育已然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任。我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缘分,始于本科阶段,那时的我,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跨文化交流的憧憬,毅然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如今,在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继续深造,这段经历让我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坚定。

   一、结缘:初涉汉语国际教育

   我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选择这一专业是一件可以称得上巧合的事情,上海大学的学制相较于其他高校来说,是相对特殊的一种学制。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上海大学是在让我们学习一年后再进行的专业选择,在这时,汉语国际教育就这样进入我的视线。在深入了解后,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因为我认为对于一个出生在小县城的我来说,汉语国际教育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是让我能出去看万千世界的一扇大门。就这样,我开始了对本专业的学习。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我系统地掌握了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学、文化学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犹如基石,为我日后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如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观摩与实践等,让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本科期间,我也进行了教学实践,还记得第一次进行授课,面对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紧张与兴奋交织。我努力地将所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但是由于是疫情期间,我的实习便匆匆结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他们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掌握汉字的书写、词汇的运用,那种成就感至今仍难以忘怀,仿佛他们的成功就是我自己的成功。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国际中文教育的魅力与挑战。

   二、征程中断:进行国内语文教学

   本科毕业后,受限于家庭,我进入了邯郸市的一所高中进行教学,在此期间,我先后担任了班主任和中文教师。国内的语文教学是截然不同于国外的中文教育,国内的语文教育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听说能力后展开的,所讲的内容相较于国外的中文教学来说,更侧重于个人文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我所在的邯郸市,属于河北省,是一个高考大省,我们更是戏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为“山河四省”。所以在我初入高中教学时,如何完成教学任务是我的重中之重,并且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承担了班主任的工作。过上了从早上530一直陪伴到晚上1130的生活。我很开心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不管是学业上的,还是生活上的。直到现在,我也和我的学生有着联系。工作的两年,虽然很辛苦,但我也是很开心。但是在工作期间,我不断的审视着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我的大学所学内容,我在大学期间所学的跨文化交际、面对外国人进行的中文教学、中国文化传播等内容好像没有得到任何的实践,而且我最终回到我的家乡好像也违背了我选择本专业的初衷。

   所以在两年的国内教学后,我毅然决然辞掉了这一份工作,准备继续在本专业深造并始终期盼能够到国外去进行实践。

   三、再启征程:深造于兰州大学

   在辞职后,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考研的生活,最终有幸被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录取。兰州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

   目前我处于研究生一年级下半学期,学校开展了多项课程来促进我们的发展,在这里,我深入学习了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如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跨文化交际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等。这些课程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时,虽然课程还没有进行完,但是老师采取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在了解各种教学法时,还能将该教学法实践到教学中,每次我们进行小组探讨时,都是我们在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教学法,这对于我们展开海外教学无疑是极其有利的。

   同时,兰州大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除了第二年的切实的海外教学外,学校还有各种各样的海外项目,比如这一学期,我就参与到了学校与弗吉尼亚联合展开的“手里中文”项目,让我能够在国内进行线上的海外中文教学,这是在本科之后我再一次面向外果然进行教学。因此在进行第一堂课时,我为此做足了准备,包括了解学生的中文水平、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同时结合HSK教材进行了充足的准备。所幸,第一堂课开展的极其顺利,在上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学习中文的热情,对中国的向往,我也认识到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我也坚定了我要去往海外教授中文的决心,我想站在异国的土地上,在一个真正的与中国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去教授中文,去传播中国文化。我想真真切切的看到他们学习中文的过程,看到他们逐渐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

   四、展望未来:职业规划

   在兰州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明确,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我希望我能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在能够提升教学能力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我会不断的争取海外教学的机会,争取到海外孔子学院、中小学或大学任教的机会。并且利用在海外教学的机会,积极开展中华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中国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向当地学生和民众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增进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汉语桥等国际中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在当今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汉语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据统计,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国际中文教育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线教学平台的出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智能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辅导。

   然而,国际中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和学习需求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国际中文教师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因材施教的能力,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其次,国际中文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国际中文教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需要不断开发和完善。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