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职业经验(二〇五):华丽的冒险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承担着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国际中文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国际中文教师标准》中对教师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了明确的要求。
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立于2009年,已经培养学生中外学生1012人,向40多个国家派出中文实习教师530名。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硕士生在校期间,怀揣职业理想,学习国际中文教师职业规范,探讨职业精神。在海内外实习期间,遵守外事纪律,发扬志愿者精神,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毕业后,兰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校友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爱岗敬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兰大人的职场风采。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片言之赐,皆吾师也。”为了让在校学生了解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伦理规范,感受职业精神,文学院组织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了关于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规范的大讨论。本期“研学集萃·职业经验”推出文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郑鸿怡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分享。
华丽的冒险
郑鸿怡
2023年8月1日,我开始备考国际中文教育,这一天我正式开始了我的汉硕之路。至今不太敢回顾自备考到被兰州大学录取的那八个月,这几个月,经历了高效自律的初试备考期,也熬过了艰难曲折的一志愿复试及调剂复试。虽然第一选择并非兰大,但在此求学的六个月里,越来越觉得我与兰大的相遇可能是命中注定。
2019年,我成为一名俄语专业学生,刚上大一的我,憧憬着大三出国交换的日子。可惜的是,受疫情影响,这个愿望未能实现。大四那年,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要选择怎样的人生,是直接进入社会,还是继续求学。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国际中文教育这个专业,出国当汉语教师志愿者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总感觉自己本科四年留下了太多遗憾,未能出去看看大千世界。在了解完汉硕院校和备考难度后,我决定继续读书,弥补本科时期的遗憾。汉硕这条路,对我而言,是场华丽的冒险。
记得被一志愿学校淘汰的第二天,我只身来到兰州,距离调剂复试只剩四天,那是极为煎熬的四天,来不及为被淘汰而悲伤,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资料、写教案、练试讲,直到学信网通知被录取的那一刻才放松下来好好哭了一场。这场充满未知、充满压力的调剂考试,是我去年经历的最大的冒险。
来到兰大榆中校区后,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昆仑堂前的草坪、草坪上的蒲公英、充足的自习座位、舒适的宿舍环境都让我感到很轻松、很愉悦。我想,“萃英山下好读书”真的没有骗人。对我而言,安静的环境更有助于我静下心来,不断汲取知识,深扎根。学累了,就和舍友在学校外面吃一顿美味的烧烤或者热腾腾的牛肉面。远离闹市,我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我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学业和规划职业。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兰大给我们安排了十分充足的课程,我们在研一这一年会学到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太极、民歌、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技能。研一上半年,学院组织了教学技能竞赛、邀请专家来开展学术讲座、举办学术年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我的学术能力和教学能力都有了一定提升。
2008年8月8日,我和家人窝在沙发上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地球村”概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那天起,我始终坚信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一起住在地球这个村落之中。后来,我明白“地球村”是难以实现的,虽然科技的进步让人类的交际变得更加容易,然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消极因素也时刻阻碍着世界人民的交往。选择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原因之一是我希望自己能为人类文明的交流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国际中文教师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可以向世界传播独特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能感受五彩斑斓的其他文明。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对我而言,是实现我的“地球村”梦的关键一步,我希望自己未来能时刻践行自己是一名“地球人”的理念,去感受这个多样的世界,感受不同文明碰撞与融合带来的新奇际遇。
说起职业经验,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职业经验。从本科到现在,只有过一段正式的实习经历,在一所高中教授俄语,虽然这与对外汉语教学八竿子打不着,但也能悟出一些共通的经验。那三个月的俄语教学经历让我明白当老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要探寻能让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要对学生耐心,要善于沟通。我想,这三点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
研一书法课成果
作为一名专业型硕士,我深知实践的重要性,这学期,我报名参与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线上助教项目,我的教学对象是一名初级水平的美国学生,每一次线上汉语课程都能让我有所收获。“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现实中,课堂上常常会发生许多教案上未能预先想到的事件,只有参与真正的教学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目前,我已经上了三次线上汉语课,虽然次数不多,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外国学生的进步和用心,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正向激励。线上汉语教学课程不仅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还让我感受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魅力,不同文明相互碰撞,我的生活也多了许多色彩。前不久,我报名了第三批语合志愿者,我希望自己能如愿在研二这一年出国当汉语教师,如果一切顺利,我相信这会是充满奇遇与挑战的一年,也会是我快速成长的一年。
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石,这学期,学院开设了许多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课程,课业压力一下增加不少。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每周的小组作业让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这些课程和作业不但能使我收获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我的综合素养。
这是忙碌的一学期,接连不断的小组作业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备考,占据了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我变得更加珍惜时间,睡前提前列好第二天的计划,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作息规律,养精蓄锐,以求每天有足够的精力来完成课业和为语合面试做充分准备。我相信,这一学期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进步飞速的一学期,也会是个人生存能力也快速提高的一学期。我会为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尽全力,以积极向上的姿态迎接这场华丽的冒险。
“一朝志定汉硕,历久弥坚;十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建立自觉的职业志向,熟悉国际中文教师能力标准,了解教师职业规范,才能成为一名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