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育与教学
研学集萃 ·汉硕优秀作业之课堂观摩还原案例
教学观摩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求,教学观摩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兰大汉硕学子选择互联网上的优秀汉语教学视频作为课堂观摩的对象,学习国内外优秀汉语教师的宝贵经验。兰大汉硕学子在课堂观摩中收获成长,在视频还原中取得进步,他们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本期“研学集萃·优秀作业”将展示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冯慧聪、刘畅、李卫杰、陈婉四位同学的课堂观摩还原作业与心得体会。
冯慧聪:完成课堂观摩还原的四个步骤
课堂观摩的文本实录是将鲜活的课堂按照特定的理论框架转化为文本的一种记录资料,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它可以帮助大家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并记录课堂、学习其他老师的授课技巧,并提高自己设计教案和授课的能力。我在观察课堂并完成课堂观察实录时有以下步骤:
一、明确观察目的。如果是线下课堂,一堂课的各个环节都衔接非常紧密,不可能捕捉到课堂的所有要素,因此在观察之前要明确此次观察要侧重哪些方面,比如要重点观察教师的导入,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如果是线上课堂的话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的资料,多轮次播放观察,并设定要每一次观察要收集的信息点。
二、了解总体情况。要提前了解课堂的教材、教师、学生这三要素的基本情况,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可以帮助观察者对课堂展现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解读,反之则会使整个观察过程变得被动,无法使观察者获取有效的信息,或者无法从记录中提高个人技能。
三、课堂实录速记。本阶段是最终成果出现的起点,因此要提前设定好自己记录的格式,记录的文本不要太过混乱,以至于自己整理时找不到相应的内容。这个阶段要反应迅速,及时捕捉课堂细节,并尽可能多地记录课堂信息。
四、实录内容整理。本阶段要用科学的理论框架将捕捉到的课堂信息的细节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要表格、文本多种形式相结合,使实录内容更直观。过程中也许要舍弃一些无效信息,要凝练成最能够反映被观察课堂内容和问题的文本资料,但是要尊重被观察课堂的内容,不要违背课堂教学还原的本质。
以上是我做课堂观察还原作业时总结出的步骤,还有许多需要继续改进和补充的地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刘畅:课堂观摩是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教学经验
在完成《课堂教学研究》课的教学视频观摩还原作业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观摩“教学视频”即跟随优秀教师一同置身于真实教学情境中,将抽象的教学理论知识具体化,是提升新手老师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的最便捷途径之一;“还原”,不仅要根据教师在导入、讲解、强化练习等环节的教学行为还原成整教案,还要明晰每个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方法,观察学生们的反馈,从而形成批判性认识,这其实也就是一种教学反思。杜威曾说过,“思维不但是从情境中产生的,还要回归到情境中去。”教学反思最终还要回归于教学实践中,只有学会反思,总结教师在各环节的优缺点,才能够改进以后自己的教学。
我选择观摩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孙小晶老师的初级汉语综合课,该老师无论是在讲授语法结构还是课文的过程中,都层层递进,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地安排学习内容。因为初级阶段的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有限,她以归纳法、演绎法进行语法结构教学,最终达成了培养交际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课文形式为叙述体,语法句型较多,教师主要采用机械性操练和设置情景的操练方式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句子,不够多样化,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李卫杰:教学视频是我们走进真实课堂的敲门砖
在信息化的时代,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利用现有资源学习专业知识。海量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视频,是我们走进真实课堂的敲门砖。在我选择的优秀示范课中,老师的复习环节和新课引入紧密相连,词语讲解也是循序渐进,语法讲解时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整节课下来给我一种感受:行云流水。
对这个视频进行教案还原,我有几点想法:一、用表格记录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行为预设、教学方法、教具等。不同的环节之间相互独立,用一两句关键语,又可以使前后两部分互相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高亮标出,可以很快熟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根据重难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三、对于每个环节的“串讲词”,教师可以多演练几遍,这个环节可以让教学内容自然过渡,不显生硬。四、教学中始终都要坚持交际性原则,引导学生输出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所需的真实性的句子。五、教学中少不了教师的引导,但引导也需注意方式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学会换位思考,同时还要注意跨文化的问题。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老师在原有设计的教学法的基础上,也可以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别的教学方法,这并不矛盾。
总之,观看优秀示范视频,可以弥补我们现有经验不足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只有当我们沉下心去观摩,才可以发现一个又一个我们没有的闪光点。对观摩进行记录和反思,是我们积累经验的得力帮手。
陈婉:通过视频观摩了解不同课型的教法、特点
疫情的出现让本学期的课程只能在网络上“艰难”进行,但是也正是别样的课程让我有了别样的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课要求我们去寻找一节完整的课程进行还原更是让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一线汉语教师在课堂中的无限魅力,但是在进行选择课程时,我结合了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卢蕙娟老师的“听说课”,选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生在教授学生进行授课时大多数面对的是综合课这一课型,但是对于听说课阅读课等其他课型接触较少,因此通过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能够在接触同时学习。二是本节课卢老师面对的学生较少,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到老师如何使用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提问。
我在观摩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听说课与综合课最大的区别虽然都涉及到了语法但是在听说课上并不强调这一部分的讲解,而重在学生操练,通过实际课程的回放更让我清晰感受到这一点。二是我发现在上课前期教师用了大量的生词卡片让学生进行熟悉,为后续的操练做了充足的准备。在本节听说课中讨论时间比较充足,可以清楚看到学生们针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这让我不仅了解了老师行为更了解了学生行为。三是除了不断的说之外还有严格的听力练习,老师不强调写的多好但是要求听的完整,并且在播放视频时有明确的目标,只要求学生记下听到的量词有什么然后进行复述。总之,通过对汉语课堂教学视频的观摩我了解到了不同课型的教法、特点,在今后希望能够观摩更多优秀老师的课程,吸取他们的经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优秀汉语教学的教学视频给汉语国际教育的硕士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样本与经验借鉴。语言技能的学习需要不断的训练,教授语言的技能也需要不断模仿。课堂教学视频还原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优秀教案设计理念与教学环节的过程,最终实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训练目的。观而后摩,学而后思,习而后得。课堂观摩与教学实践相得益彰,构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实习的重要环节,诸多同学的经验分享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